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梓桐 上海報道
港股“運動科技第一股”終于誕生。
(相關資料圖)
北京時間2023年6月30日,運動科技公司Keep(03650.HK)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公布IPO定價區間,宣布啟動招股,并由中金公司擔任Keep獨家保薦人。這意味著,在三闖港交所后,Keep終于登陸二級市場。
據介紹,Keep計劃全球發售1083.9萬股,其中國際發售975.5萬股,占比九成;公開發售108.4萬股,每股發售價區間為28.92至61.46港元,另有15%的超額配股權。而全球發售價則將在7月5日厘定,并于7月12日正式上市。
招股書顯示,若以發行價中位數每股45.19港元計算,Keep本次募資凈額為3.66億港元,若超額配股權獲悉數行使,則募資額為4.37億港元。
此外,Keep表示,公司已與奮達科技、福清勝德、群鑫機械達成基石投資協議,三家基石投資者共認購價值979萬美元(7654萬港元)的股份。其中,奮達科技認購500萬美元,勝德認購200萬美元,群鑫機械認購2000萬元人民幣。
四年累計虧損近60億
作為一家平臺型互聯網公司,Keep至今仍處于虧損漩渦之中。
根據其招股書可知,2019年-2022年,Keep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3億元、11.07億元、16.20億元、22.1億元;同期產生虧損為7.35億元、22.44億元、29.08億元、1.05億元,四年累計虧損59.92億元。招股書解釋稱,收入增長主要歸因于自有品牌運動產品以及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收入增加。
拆解其招股書不難發現,持續“燒錢換流量”帶來的高昂的營銷費用,正在不斷推高Keep的營業成本。
2020年-2022年, Keep的營業成本分別為6.07億元、9.43億元和13.11億元,占總收入的54.9%、58.2%和59.3%。
從營收構成看,其業務主要分為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及其他三大部分。
其中自有品牌運動產品占到總收入的一半以上,2020年-2022年的營收占比分別為57.5%、53.9%、51.4%。自有品牌中,Keep推出的跑步機、瑜伽墊、智能手環、運動服裝、減脂套餐食品等。以瑜伽墊為例,Keep指出,按商品交易總量計算,其2022年市場份額是18.3%,為國內最大的瑜伽墊品牌。
但與此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Keep自有品牌運動產品占營收比例正在從57.5%降至51.4%,而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占比則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從30.5%升至40.4%。廣告及其他業務占比最小,規模在2億元以下。
事實上,近年來Keep也在持續發力其平臺會員業務體系的打造。記者注意到,從收入構成來看,上述三年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在五成以上,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收入占比在30%左右,廣告及其他收入占比在10%左右。據招股書,2020年至2022年,Keep平臺的平均月活躍用戶(MAU)分別為2970萬、3440萬、3640萬。Keep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正在持續增長,而每名月活躍用戶收入也從37.2元增長至60.8元。
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也保持增勢,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別達到191萬、328萬和362萬。這也成為其自有品牌銷售收入增長的基礎。
搖擺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keep的港股上市之路堪稱十分坎坷。
據天眼查顯示,自2014年成立以來,Keep成立9年來先后獲得8輪融資。2015年更是以1.2億美元創下了互聯網健身領域單筆融資額的最高紀錄,早在2021年,就有傳言稱Keep在籌備于美股上市,但隨后未有其他消息披露。
2022年2月25日,Keep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在2022年8月26日因遞交招股書6個月內未通過聆訊,KeepIPO申請狀態轉為“失效”。而后Keep在2022年9月6日更新了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高盛、中金公司,重啟上市之路。但再次失敗。
2023年3月28日,Keep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并終于在6月21日通過聆訊?! ?/p>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Keep二級市場之路坎坷的核心原因或與其一直搖擺的商業模式有關。其中,如何對重資產模式的線下門店進行有效運營與布局,是Keep一直未能回答的問題。
2018年,Keep開始在一線城市布局線下門店Keepland。2018年3月,Keepland北京華貿開業,在一年之后,Keepland進駐上海,落地靜安大悅城。
但好景不長,2020年3月底,Keepland關閉了旗下三家上海門店,分別是靜安大悅城店、長風大悅城店和金橋店,這也是Keepland在上海地區的全部門店。其中Keepland上海門店的最長存活時間也僅為一年。而部分北京門店也宣告停業。
但值得玩味的是,在去年年初,Keep又宣布要重啟線下業務。2022年3月底,Keep官宣要在北京線下拓展百店,同時發布了優選健身館計劃,宣布和傳統健身房合作,為其提供團課服務。但截至發稿記者注意到,目前僅有十家左右的Keepland在正常運營。且全部位于北京。
除此之外,基于提高硬件產品銷量的考慮,keep常常推出所謂“促銷”活動,來將會員課程與硬件設施進行捆綁銷售。但相關規則的不明晰也招致了消費者的爭議與投訴。
2022年初,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稱,Keep的用戶反映去年底因Keep方宣傳的會員相關權益而購買了其動感單車,但2022年3月13日,Keep方面突然調整會員權益,此前會員可享受的直播課程、實感騎等權益,如今需要加價購買其新推出的直播暢練卡才能享受。有用戶認為此舉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據了解,彼時的Keep會員連續包月的價格為19元,直播暢練卡的連續包月價格為28元。而后Keep平臺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直播暢練卡是平臺推出的會員升級新品,可以理解為SVIP(超級會員),平臺方面注意到直播暢練卡推出后不少用戶有所反饋,目前已在積極溝通,內部也在商討如何更好地達成公司和用戶之間的共識,并表示一定會盡快妥善解決相關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