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北日報訊(記者孫也達)“這些布都是植物染色,不用化工染料?!?月21日,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戴河故事非遺體驗中心,非遺布藝納繡傳承人賈素芳正在給體驗者們講解如何制作、銷售布藝納繡產品。她一邊展示納繡方式,一邊解釋產品特點,不同顏色的艾草香包很快便呈現在大家面前。
2021年以來,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開展“菁英賦能、智匯濱海”文旅人才培育工程,實施非遺傳承人“薪火”計劃,申報非遺項目,培育非遺人才,讓人才工作驅動非遺傳承,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經過兩年的努力,截至2022年底,北戴河區擁有的各級非遺保護項目,從最初的13項增加到29項,增長率超120%。
賈素芳是在家庭的影響下,逐漸掌握了傳統手繡女紅織染、縫紉技藝,并將其與現代玩偶、擺件等相結合,在秦皇島市開辦了一個手工作坊。
2021年初,北戴河區委人才辦工作人員發現了身邊的這個小作坊。“賈素芳的布藝作品很有特點,如果能幫她申請進入非遺傳承人名單,一定會幫她提高銷量。”北戴河區委組織部人才辦負責人劉葉楠說,該區人才辦工作人員便與賈素芳一起挖掘、整理關于布藝納繡的歷史資料,查閱大量文獻,完善了傳承譜系。經過各方不斷努力,當年11月,布藝納繡成功獲批北戴河區級非遺項目,2022年賈素芳獲批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如今其工作室的布藝產品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十多個省市有了線下銷售點,銷售額也較申請非遺項目前提高了40%以上。
非遺傳承,人才是關鍵?!拔覀兿Mㄟ^培育更多非遺人才,讓區級非遺申請市級,讓市級非遺申請省級,不斷提升我區非遺項目的數量和質量?!北贝骱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高春生說。該區堅持打造非遺人才聚集“新高地”,在健全機制、搭建平臺、創新陣地、強化保障和優化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為非遺人才引進、獎勵和服務提供政策支持。該區今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區級非遺保護與發展協會,探索打造“非遺+”賦能文旅創新項目,讓非遺項目和當地旅游、生命健康等產業形成互促互進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