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計算無處不在。
(資料圖)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的信息和知識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包容、創新、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有三要素:底層的數據、中間的算力和上層的算法。
依靠模型計算,工業生產更智能更高效;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農作物種植有據可依……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已經成為和水、電、燃氣一樣的基礎資源。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算力應用需求推動下,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智算中心的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算力產業規??焖僭鲩L,年增長率近30%。截至2022年底,國家樞紐節點間的網絡單向時延降低到20毫秒以內,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算力逐漸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生產力,計算力指數每提高1點,對數字經濟會有3.5‰的貢獻,對于GDP有1.8‰的推動。其中,智能算力占全部算力的比重從2016年的3%提高到2020年的41%,到2022年智能算力占比超過了50%。
當下,智算中心的發展呈現出四大趨勢。
其一,智能算力需求快速擴張。未來80%的經濟場景將是基于人工智能或應用人工智能,所消耗的算力由智算中心承載。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推進,智能計算中心作為新型基礎設施進入建設快速發展期。目前,我國超過30個城市正在建設或者規劃建設智算中心,智算中心的建設也大多結合當地經濟開發區或高新技術開發區來布局,通過結合產業需求發揮智算中心的高效賦能作用。
其二,智算中心正在成為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人工智能正在從語音、文字、視覺等單模態智能向多模態融合發展。構建以多模態融合技術為核心的感知、控制、交互能力,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探索方向。智算中心必須做好承載職能,面向大模型等新型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創新。國家信息中心經過測算,保守估計在“十四五”期間,智算中心實現80%應用水平的情況下,一座城市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增長2.9至3.4倍,帶動相關產業增長36至42倍。
其三,智算中心普適普惠的服務生態正逐步構建。這其中包括算法應用普適化和算力服務普惠化。算法應用普適化是指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實現在眾多場景通用、泛化和規模化復制,只需結合領域數據進行調整和增量學習,即可形成具有良好精度和性能的下游應用,助力各行業智能化升級。算力服務普惠化是指算力服務作為算力輸出的關鍵,以多種場景化云服務為代表,成為全新的交付形式,用戶按業務需求采購算力、存儲、帶寬等專業服務,實現無處不在的計算。
其四,綠色低碳的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為約束大型算力基礎設施的能效,多部門對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PUE(能源效率指標)要求已從2017年的1.5降至2021年的1.3以下,國家樞紐節點平均PUE要求進一步降到1.25以下?!皷|數西算”工程各地區PUE目標中,東部地區不超過1.25,西部地區不超過1.2。PUE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個數據中心的綠色化程度越高。液冷等節能降耗先進技術成為發展重點。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環境良好,算力發展基礎逐漸夯實。產業界要以算力基建化為主體,以算法基建化為引領,以服務智件化為依托,以設施綠色化為支撐,面向未來打造智算中心,賦能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繁榮發展。
(單志廣 作者為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