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棚戶區改造進度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重質效、口袋公園建設有特色——
全省住建系統民生工程有力有序推進
民生無小事。這是一份充滿溫度的“民生答卷”——
(相關資料圖)
今年全省計劃開工棚改安置房12萬套以上、建成8萬套以上,已開工10.48萬套、建成7.43萬套;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16個,已全部開工,其中改造完成945個,完成年度任務的52%;計劃每個縣(市、區)建成1個高品質口袋公園、共建成166個,已全部開工,其中已建成151個。
7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上半年河北省住建系統民生工程推進情況。今年以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口袋公園建設3項民生工程。上半年,各項工程均按計劃有力有序推進。
讓居民早遷新居,加快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進度
棚戶區改造事關千千萬萬群眾安居樂業。河北省從2018年開始連續六年將棚改列入20項民生工程,累計改造75.5萬套,切實改善了群眾住房條件,也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河北省棚改工作進度相對較快。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住房保障與住房公積金監管處處長趙國棟分析,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得益于發改、財政等各部門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得益于各市縣在征收拆遷、項目融資、手續辦理、施工組織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保障了棚改工程的順利推進。
有力有效的措施是高質量完成任務目標的保障。
著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針對棚改安置房建設周期長、居民關注度高的實際,對棚改安置房建設特別是續建項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按照約定時限建成交付,讓居民早遷新居。
提升棚改安置房建設品質。各地統籌推進安置住房小區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與棚改項目直接相關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電、供水、供氣、供熱、停車庫(場)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便群眾生產生活。
強化資金保障。通過積極爭取,今年河北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9.96億元,安排省級補助資金6.3億元,發行棚改專項債券104.79億元,有力支持棚改項目建設。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難度極大的民生工程。趙國棟介紹,下一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把工作重點放在推動續建項目建成交付和防范出現“半拉子工程”上,力爭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今年的棚改開工和建成任務。
提升改造質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更加注重“內外兼修”
城鎮老舊小區普遍建成年代較早,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生活多有不便。
今年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更加注重“內外兼修”,提升改造質效。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礎、后提升,先功能、后景觀的原則,重點改造水、電、氣、熱、通信、消防等基礎設施和雨污分流管網,配建居民最急需的養老、托育、助餐、停車、體育健身等各類設施,加強適老及適兒化改造、無障礙設施建設,解決“一老一小”方面難題。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改變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張博鴻介紹,今年河北省積極引導居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前充分征求居民意見。改造過程中,逐個小區選取居民代表,監督工程質量、參與工程驗收。同時,引導居民協商確定改造后的物業管理模式,加強小區后續管理。
提供身邊游憩空間,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口袋公園
方寸之地,也能有滿滿幸福感。口袋公園建設今年首次列入全省重點推進的20項民生工程。
隨著城市進入存量發展階段,在城區新建大面積公園綠地的難度越來越大。河北省以在中心城區建園增綠為重點,以滿足群眾戶外活動、休閑健身需求為目標,通過大力實施口袋公園建設,努力實現出門即見綠、出門即游園。
省城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主任劉君介紹,口袋公園是最貼近群眾生活的綠色公共空間,規模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因其小巧多樣、環境友好、實用便民等特點,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是城市園林綠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口袋公園應該建在哪兒、怎么建?
堅持科學選址。各地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拆遷拆違等,充分利用閑置地、廢棄地、公共建筑周邊城市空間,重點在老城區、中心城區選址,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口袋公園,為群眾提供看得見、走得進、有特色的身邊游憩空間。
強化專業設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河北省口袋公園建設導則(試行2023)》,將口袋公園建設同城市公園、城市綠地綠道建設相結合,打造城市景觀節點。合理配備供水、照明、道路、坐凳、垃圾箱等服務設施和活動場地,因地制宜配置體育健身、休閑娛樂等設施,滿足居民需求。
推動開放共享。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城市綠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科學種樹種草和綠地開放共享導則》,大力推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讓市民在見綠的同時能近綠、親綠、享綠。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趙春旺表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持續加大推動力度,毫不放松盯緊盯死各項任務目標,確保各項任務按節點有力推進,圓滿完成住建領域“民生答卷”。(河北日報記者宋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