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X匯評:7月6日,美元指數了開盤價103.34;8月17日,美元指數最新價103.4。時隔31個交易日,美元指數重回103上方并與起始價平齊,期間最低觸及99.55點,形成典型的V型反轉結構。
短短一個月時間,美元指數先大跌后大漲,在強支撐100關口和強阻力103關口之間來回波動。什么原因導致美指如此不尋常的走勢?
【資料圖】
1、美聯儲加息預期不穩定。
6月份利率決議,美聯儲宣布暫停加息,市場“鴿”聲一片。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美聯儲下半年將不會再有加息動作,暫停加息將變為永久停止加息。失去加息預期支撐的美元指數開始“自由落體”,僅用6個交易日就從103上方滑落至100點下方。
7月27日,美聯儲超預期加息25基點。7月會議紀要當中提到“大多數參與者認為,通脹率存在嚴重的上行風險,可能需要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意味著9月份利率決議大概率仍將加息。市場主流預期迅速轉變,從“停止加息”變成“下半年仍有兩次加息”,美元指數重新受到提振。
7月14日開始,美元指數開啟反彈走勢。反彈走勢持續時間長,幅度夠大,但上漲速率比較一般。不同于前期下跌波段的暴跌,本輪上漲波段顯得更加溫和。技術角度看,溫和的走勢意味著非主力資金驅動,具有隨時轉向的可能。
2、其它國家宏觀經濟面臨衰退風險
國際資本總是尋求低風險的同時,獲得相對高的收益。如果某個經濟體呈現出顯著的衰退風險,勢必激發大量內資外L。最終資金流向,取決于各國的無風險利率高低。如果美聯儲加息的主要目的是遏制高通脹,那么在CPI增速已經回落至3%左右的時候,需要停止加息。7月份重啟加息,除了官方給出的理由外,還存在更隱秘的理由——吸引其它國家資金流入,托底美國金融資產。
2022年10月至今,道瓊斯指數上漲21.03%。這段時間里,美聯儲的基準利率從3.25%升高至5.5%。傳統邏輯認為,加息會降低股市估值,美股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應當持續走弱。這種邏輯忽略了一項重要因素——海外資金流入。只要美聯儲能夠保持利率優勢,歐洲和亞洲部分國家的資金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美債、美股、房地產市場,產生了對美元的巨大需求。
3、非農就業報告并沒有實質性爆冷
8月份的非農就業報告,新增非農就業人口18.7萬人,與前值18.5萬人基本持平。7月份的非農就業報告,新增非農就業人口20.9萬人,低于前值30.6萬人兩個月的數據雖然不斷走低,但18萬人以上的增幅表明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非常穩旺盛,經濟衰退的跡象非常微弱。
只要勞動力市場不出現問題,美聯儲就有底氣將基準利率提高到限制性水平。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會因為利率的提高而加重,但由于國會已經統一曲線債務上限的制約,所以“借新償舊”的模式還走得通。
總的來說,美元指數重歸103上方,既有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又有其它國家經濟衰退的影響,還有美國自身強勁勞動力市場表現的影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