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翁榕濤實習生曾日麗廣州報道
近日,彩生活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生活”)(1778.HK)正式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彩生活實現總收入約為人民幣7.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9.37%;毛利約為人民幣2.19億元,凈利潤約為人民幣0.34億元。
公司主動采取的減債策略成效明顯,有效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資產負債率約24.7%,與去年同期水平持平;與此同時,公司并無有息負債余額。
重回發展正軌
于2014年登陸港交所的彩生活,是首家在港上市的內地物業企業,因此一直被稱為“物業第一股”。
得益于曾經擁有的光環以及自身物企的屬性,盡管彩生活曾于2021年4月因未能刊發財報而導致停牌,但在今年7月復牌后,資本市場對其業績表現仍有期待。
過去兩年,受到母公司出險以及其核心資產鄰里樂控股出讓予碧桂園服務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彩生活的規模、營收、利潤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從2023年中報數據來看,其各項業務已逐漸回到正軌。
就營收而言,彩生活的主要營收業務包括物業管理服務、增值服務、工程服務。上半年彩生活營收同比增長19.37%至7.58億元。其中,由于彩生活在管面積增加,物業管理業務營收得以增長24.3%至7.28億元,占總營收的96%;增值服務營收同比去年大幅下降,為0.29億元,去年同期為4.31億元。
就利潤而言,上半年,彩生活毛利約為人民幣2.19億元,凈利潤約為人民幣0.34億元,股東應占凈利潤約為人民幣0.31億元。
在債務方面,彩生活主動減債策略成效明顯,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財務成本。上半年,其資產負債率約為24.7%,無有息負債。
究其原因,是彩生活的物業管理服務板塊、社區增值服務板塊盈利能力得以增強。中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彩生活在管面積規模仍持續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公司的主動減債策略也為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穩定的債務環境,推動著彩生活重回發展正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彩生活在管面積規模在近幾年有所減少,已經逐步落后于行業第一梯隊。截至2021年末時,彩生活合約管理面積為4.23億平方米,對應的小區數量2220個,產生收益的合約管理面積為2.3億平方米。
而財報顯示,截止至2023年6月底,彩生活合約管理面積約3.84億平方米,對應的社區數量為2030個,產生收益的合約管理面積下降至2.01億平方米。
探索服務邊界
上半年來,除了在增值服務領域顯示出探索服務邊界的趨勢,彩生活在數字化建設方面也取得一定突破,加快提升自主研發能力,為物業服務賦能、客戶體驗提升、提效降本等多方面帶來了顯著價值。
增值服務方面,彩生活圍繞業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積極拓展多元業務,如推出了家財險、燃氣險、電動自行車險等保險產品的花樣保;持續迭代社區在線購物平臺——彩優選及開展系列到家服務;
此外,今年7月,彩生活與光大養老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計劃共同打造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智慧養老服務、適老化改造服務等多領域應用場景,推動公司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彩生活研發并上線數字化員工,目前已上崗6名數字化員工,實現7個業務場景工作智能化、自動化流轉;基于企業微信研發統一房客管理平臺SCRM,提升客戶辦事效率。同時,為了更科學管理人才,上半年,彩生活通過云計算、大數據、LBS定位等技術,結合作業工單、項目天眼、門禁等軟硬件數據多維度運行分析,研發及投入使用了智能考勤用工系統鷹眼平臺,提升員工工作效率。
2014年,彩生活作為“物業第一股”被推上資本市場,其后這家物企因其母公司對之能夠提供的支持較少而走上并購擴張的道路,最終實現規模前列的目標。盡管后來因母公司出險、自身停牌不得不進行調整,但重整歸來的彩生活率先宣布復牌重啟交易,未來的發展也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彩生活表示,將加強內功修煉,堅持為業主提供高品質的物業服務,堅持打造有煙火氣的社區,以務實的態度、有力的舉措,秉承長期主義,擁抱行業變化,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堅持做行業引領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