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6℃+9300公里+11天=?
答案就是——
6月3日,一列搭載冷鏈集裝箱貨品的中歐班列(江蘇號)從徐州出發,歷時11天,奔赴9300公里外的莫斯科。
(資料圖)
這是徐州中歐班列首次開通冷鏈集裝箱運輸,也是江蘇首次搭載冷鏈集裝箱貨品發往俄羅斯,標志著江蘇中歐班列國際冷鏈業務取得新發展成果。
運輸效率提高
9300公里,11天抵達
該趟中歐班列搭載的6個冷鏈集裝箱貨品主要為冷凍烤鰻、凍鱘魚、護膚品等貨物,總貨值達540萬元,班列全程將運行約9300公里,預計11天抵達莫斯科。
與傳統運輸方式相比,國際鐵路冷鏈運輸可節約近一半時間,極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鋼鐵駝隊”裝備升級
保障貨物品質,降低物流成本
為保障冷鏈貨物長途運輸品質,此次運輸采用了柴電一體冷藏集裝箱。這種冷藏集裝箱自帶發電機及800升油箱,根據貨物的不同,溫控區間為零下26℃至26℃,可使用20-30天。后臺可全程監控溫度及定位,實現全程運蹤可視化跟蹤。
該冷藏箱具有運量大、溫控性能好、運輸距離長、運輸經濟性好等優點,極大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各方齊發力
保障冷鏈集裝箱班列順利開行
為確保此次搭載冷鏈集裝箱班列順利開行,省市相關部門、單位統籌協調,共同推進。
江蘇班列供應鏈公司緊扣企業冷鏈運輸需求,積極設計物流服務方案;徐州市班列公司協調各方力量,高效做好發運組織;鐵路徐州貨運中心優化列車開行方案,對接冷鏈集裝箱作業發運要求,并提前設計方案;徐州海關提前部署通關放行條件、對報關報檢進行技術指導;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管委會積極協調,為冷鏈集裝箱發運提供了政策支持與場站運維保障。
雙向奔赴
大力開展國際冷鏈業務
首趟“徐州-莫斯科”鐵路冷鏈集裝箱班列的開行,開創了徐州通過鐵路冷鏈集裝箱跨境運輸的先河。
徐州中歐班列將以此次冷鏈集裝箱運輸開通為契機,依托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持續優化的設施功能,大力開發國際冷鏈業務,不斷拓展開行線路,豐富貨源,著力打造冷鏈特色班列,更好服務企業進出口運輸需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