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遇到喜歡的人,哪有空關注一個人的動作?雖然,肢體語言,是人類生涯中,比語言還要早的交流方式——前昨兩天在西岸美術館舉辦的第二屆“躍動她影在西岸”當代舞蹈節,以幾乎無伴奏的三支舞,凸顯女性編舞者創造力的同時,讓我們重拾幾經退化的肢體動作理解力。當然,來自法國的舞蹈大師雷吉娜·紹皮諾、曾經是東方歌舞團首席舞者如今自成一格的中國舞蹈家文慧以及頗有思想的青年舞蹈家王夢凡,帶給觀眾沒有布景、沒有配樂、沒有男性舞伴,純粹的女性肢體藝術的深邃內涵。
(資料圖片)
文慧早在1996年就創作的《裙子》,此番由金星舞蹈團演繹,也是開場第一支舞。5位女性穿著長度沒過腳踝的粉色裙子,用力甩動裙擺引發的窸窸窣窣聲,是為開場。此時,全場安靜到除了窸窸窣窣聲,只能隱約聽到現代社會自然聲響俱寂后,凸顯出的電流聲。裙子起初還是裙子——姑娘拎起裙子照鏡子的情形蠻清晰;裙子后來不是裙子——姑娘暴力拉扯裙子成各種不美的線條,是加之于女性身上的偏見、桎梏乃至所有負面情緒的“有形化”。女生都知道“一步裙”——就是那種只能走一步,步子跨大一些就會被布料裹得勒肉的那種。當“一步裙”長過腳踝,你每一步能跨多遠?被約束的憤怒,可以從甩出腳步又被布料約束的聲響里聽出。舞蹈最后一個場景,就是女生終于把約束人的長長一步裙,拉起來系在腰間……
此番雖然文慧沒有到現場來,但是與她合作《不止于舞蹈》的法國舞蹈大師雷吉娜·紹皮諾來了。紹皮諾一開口,就是智慧:“天地間有重力,會讓我們墜落;所以我們要躍起,要跳舞、要律動、要有激情、要成為火焰。”
她自曝年齡:“我生于1952年,屬龍。文慧生于1960年。我是希望在我這樣的年齡跳舞,不要顯得可笑或者可悲。”說著話的時候,她還躍起了幾下。
她是以舞蹈,來解讀天地萬物的。
她解釋自己為何到上海來:“舞蹈,就是位移。”
她解釋自己為何與文匯合作:“我們10天里創作了這部作品,感覺是站在彩虹兩端的人逐漸靠近。”
她解釋自己與眾人的關系:“想念,讓我們連在一起。所以,想念也是一種舞蹈。舞蹈也是一種想念……”
她扎著兩根麻花辮,戴著藍色貝雷帽,穿著有三宅一生褶皺的套裝——這是本身也有一種躍動感的面料……笑起來很少女。
她與文慧的作品《不止于舞蹈》,是通過影像方式展示的,也是只有打擊樂伴奏的舞蹈。她以太極圓融的線條作為舞蹈的“起勢”,其伴奏僅是鼓。文慧則以靈動中有著斷斷續續的停頓的方式,形成肢體矛盾間的張力,其伴奏是戲曲打擊樂中常用的鈸,比鼓聲也輕盈很多。她更趨向沉著、穩健、大家閨秀;文慧更趨向靈巧、柔美、小家碧玉……兩人起初各自舞蹈,臨近終章,兩人互相湊近、試探,甚而如喝交杯酒這類動作一樣看起來很糾纏但實際上并不碰觸。
最終,舞蹈在兩人面帶微笑的握手中,結束。真是美好而溫暖的夜晚!(朱光)
編輯:鄧嘉雯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