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博學: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
2、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相關資料圖)
3、 參:古義,驗,檢查;今義,加入。
4、 (2)疾:古義,強,洪亮;今義,①疾病,②快。
5、 (3)假:古義,憑借,借助;今義,與“真”相對。
6、 (4)跪:古義,腳或腿;今義,跪下的“跪”。
7、 (5)用:古義,因為;今義,使用。
8、 (6)金:古義,指金屬制的刀劍;今義,黃金。
9、 (7)爪牙: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壞人的幫兇。
10、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中古今異義詞的用法。
11、古漢語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即古今異義。
12、古今詞義的差別,因其演變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幾種:詞義擴大,如”。
13、“江”和“河”在古代是專有名詞,現在擴大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14、詞義縮小,如,“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屬,現在專指黃金。
15、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現代只把“一種鋪蓋屋頂的建筑材料”稱為“瓦”。
16、詞義轉移,有的詞古今詞義差別很大,詞義發生了轉移,即由表示甲事物變為表示乙事物了。
17、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負的男子,現在則專指為革命事業獻身的人;“哭泣無涕,中心不戚”(《莊子》)中的“涕”指眼淚,現轉移為“鼻涕”了。
本文就講到這里,希望大家會喜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