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晚的利好,大家都看到了。
(資料圖)
財政部、證監會發了活躍股市大招,其中有:
1、減半征收印花稅;
2、階段性收緊IPO節奏;
3、限制再融資;
4、擴大融資杠桿比例;
5、限制大股東們減持。
股民們今晚都迫不及待地想開盤了,就差證監會再發一個“連夜開盤”的利好了
接下來看點解讀。
減持新規力度大!
有分析稱,最大的利好不是印花稅,而是減持基本被堵住了。
嘉越投資基金經理吳悅風在社交網絡分析稱,超預期的不是印花稅,而是減持和再融資(含IPO)的節奏變化,可以管用一段時間。
證監會表示,充分考慮市場關切,認真研究評估股份減持制度,進一步規范相關方減持行為。
具體看,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這個力度有多大?據國金證券測算,對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進行時間間隔和規模限制(房地產公司除外);嚴限募集資金多元化投資。
股份減持:對于破發(1,962家)/破凈(523家)/最近三年未現金分紅(1,075家)/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公司(包括0分紅共計3,555家),控股股東/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經統計,A股5265家公司中,或僅965家公司不受上述減持限制影響,占比18.3%,減持限制力度較大。
而據一份招商證券流出市場的統計來看,A股5265家公司中,有近2500多家公司的大股東減持受限制。
中信建投分析,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或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等情況不得減持股份更是直接回應了當前投資者對于A股融資、減持過多的擔憂,根據要求目前A股超2400家公司減持受限,收緊融資和減持對于提振市場信心,減少市場資金流出都具有明顯效果。
據平安證券測算,截至2023年8月27日,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達1075家,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達3021家。另外,2023年全部A股共有1985家上市公司實施減持,合計減持規模達3468億元。
降低印花稅只是穩定市場的開始
東吳證券分析,調降印花稅率本身對股市的提振作用似乎有限,但我們認為降低印花稅率的真正目的可能并不在于短期救市。從中期來看,降低印花稅釋放了兩大信號:(1)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2)讓投資者意識到市場的呼聲產生了效果,體現政策端對股市的關切。因此調降印花稅率往往只是穩定市場的開始,待提振資本市場政策“組合拳”的進一步推出,政策的累計效應才會逐步開始顯現。
西部策略稱,降低印花稅長期影響有限,中長期市場走勢仍需關注宏觀基本面變化。我們認為降印低花稅政策短期內可以提升市場情緒,帶動市場交易量回升,但中長期市場走勢仍需關注經濟基本面的變化。
印花稅減半釋放強力頂層信號
開源非銀高超團隊稱,印花稅減半更重要的是,來自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的降稅政策體現了更強的頂層信號意義,歷史印花稅調整對股市影響顯著,活躍資本市場政策進入跨部委合作新階段,后續政策深度和力度值得期待。
東吳證券亦有同樣看法,從上周五三部門(住建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9年來首次推動取消“認房又認貸”,到當前財政部15年來首次調降印花稅呼應證監會“活躍資本市場”。我們終于看到部委間通過政策協同形成合力,以兌現中央“提振經濟和恢復信心”的頂層設計。從當前來看,我們認為“活躍資本市場一攬子措施”+“一攬子地方化債方案”+“房地產政策的優化調整”構成了下半年政策發力的主線,隨著這三大政策的同步推進,市場從政策底—市場底—經濟底的進程也有望加速。
政策組合拳有望帶來年化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據華泰證券測算,
1、年初至7月股票印花稅累計約1280億元,若減半征收相當于引入年化增量資金約1097億元。
2、修改上市股東減持規定,有望穩定投資者信心、提供增量資金“新來源”
簡單測算,年初至今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共減持3468億元,而新規下只能減持2057億,減少約40%的量,相當于引入年化增量資金約2500億。
3、收緊IPO及再融資節奏及規模,緩解A股股票供給側壓力
簡單測算,年初至今A股IPO、再融資規模分別約3097億、4584億,假設后續不再新增IPO、再融資節奏維持當前強度,則較過去3年分別相當于引入年化增量資金約1500億、2000億。
4、降低融資保證金比例,短期或加劇市場波動,但有利于融資資金規模提升
三大交易所聯合發布通知,將修正《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將于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實施,此舉意在放開杠桿空間,提升融資資金交易活躍度,短期內或加劇市場波動,但中期來看有助于融資資金規模進一步提升。年初至今,融資余額最高點相比于最低點凈流入1200億,保證金比例降低將多引入約300億,相當于引入年化增量資金約450億。
其他一些解讀
1、中信建投策略:政策多箭齊發,有力提振市場信心
政策多箭齊發,政策信號意義明顯,監管層支持A股、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態度堅決。
印花稅調降有利于在降低交易成本、活躍資本市場;證監會對股權融資、股東減持出招精準,直面當前市場增量資金不足困境,未來有望發力引入中長期資金。
交易所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利于A股獲得更多增量資金,促進杠桿資金活躍。
當前市場處于政策密集落地期,政策多箭齊發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市場短期信心有望獲得明顯提振。再度重申當前處于市場底部,政策明朗,建議逢低布局。
2、中信證券資本市場政策點評:提振市場信心,明確市場底部
中信證券表示,國際范圍內來看,美國聯邦政府在1996年取消了證券交易稅,德國、日本分別在1991年和1999年取消了印花稅,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自2014年起對另類投資市場和高增長板塊的合格證券交易不再征收印花稅。由此可見,目前國內印花稅與美國、日本等相比較高,且在投資者交易成本中的占比較大,此次調降印花稅將切實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并有助于A股參與國際競爭。
歷史上A股印花稅調降與市場底部重合度很高。2000年以來我國證券印花稅共經歷過三次調降,外加一次將雙邊征收改為單邊征收。在上述三次調降和一次單邊征收政策出臺的當日,上證指數平均漲幅為5.5%,出臺后5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均值為9.0%。因此歷史數據表明,整體來看,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對于降低交易成本、活躍市場交易、體現普惠效應發揮了積極作用。
政策“組合拳”出臺有利于提振當前已處于低位的投資者信心。除了調減印花稅外,證監會周日也接連發布多項政策“組合拳”。近期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系列舉措,標志著資本市場改革新篇章的開啟。政策的落地對于穩定市場預期、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本輪資本市場改革以標本兼治、突出重點、穩字當頭、發揮合力為核心原則,從制度層面出發,多渠道理順市場交易機制,著力解決投融資平衡發展的核心問題,有助于實現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目標。
當前市場的底部信號更加明顯,建議積極把握增配時機。當前正處政策落地期,預計經濟增速將逐月環比改善;回購潮與自購潮預示下,市場底部特征日益明顯;8月來北向資金流出已接近5年來極端情形,同時ETF月凈申購創6年新高;當前A股已具備年度配置價值,市場的底部信號更加明顯,建議擇機布局產業和政策主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