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片獲第三屆金樹節最佳長紀錄片獎
第三屆金樹國際紀錄片節(金樹節)22日晚在德國法蘭克福落下帷幕。法國導演亞歷山大·阿巴圖羅夫拍攝的《兒子》摘得最高獎“金樹獎”,中國導演賈丁拍攝的《毛坦廠的日與夜》榮獲最佳長紀錄片獎。
《兒子》講述一對俄羅斯父母在兒子陣亡后生活陷入空虛無助,以此反映戰爭的殘酷。《毛坦廠的日與夜》將鏡頭對準中國一所中學的高三學生,記錄他們為高考而拼搏的心路歷程。
意大利紀錄片《靈巧的手指》、法國紀錄片《來自彼岸》、英國紀錄片《彼得》分獲金樹節最佳中紀錄片獎、最佳短紀錄片獎和最佳微紀錄片獎,巴西紀錄片《鐘聲》獲組委會特別獎。
此外,法國導演弗拉維·皮納泰爾憑借《鄰家歌聲》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剪輯獎、最佳攝像獎分別頒給意大利紀錄片《我身軀的每處靈魂》和加拿大紀錄片《小智慧》。
金樹國際紀錄片節主席王立濱在當晚的頒獎禮上說,本屆金樹節以“文化之根與未來”為主題,旨在搭建一座跨越文化鴻溝的橋梁。
金樹國際紀錄片節始創于2016年,由北京華韻尚德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為中國紀錄片走向世界開辟了新渠道。本屆金樹節共吸引來自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的4034部影片報名參賽,其中80部入圍終評。
本屆金樹節歷時4天,集中展映了29部優秀紀錄片,舉辦了6場主題論壇,深入探討中外紀錄片市場環境、發展現狀以及前沿動態等。此外,本屆金樹節還特別設立聯合會客廳板塊,為各國紀錄片制作人提供更多實質性的合作機會。(記者沈忠浩 胡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