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正義網北京8月17日電(見習記者王冬)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兩大領域,是公益訴訟檢察制度最初確立的“四個法定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工作中,還面臨哪些困難和障礙?8月17日,在最高檢舉行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三周年”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徐全兵給出了回答。
徐全兵稱,在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方面,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還面臨四方面困難和問題:線索發現難,污染環境、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違法行為隱蔽性強,目前檢察機關辦案線索大多來自自行發現。調查取證難,生態環境和食品藥品案件專業性強,損害復雜多樣,但檢察機關調查手段不充分,保障措施不足,鑒定機構少、鑒定周期長、鑒定費用高的問題仍然存在。協作配合機制有待健全完善,比如各地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金的管理模式不統一,有待進一步規范。隊伍素質能力不適應,特別是基層公益訴訟檢察力量總體薄弱,難以滿足辦案專業化要求。
面對以上困難,檢察機關如何進一步推動立法和相關配套體系建設?徐全兵表示,將繼續加大辦案力度,拓寬案件線索來源渠道,做實調查取證工作,通過高質效辦好每一個公益訴訟案件,做實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項報告生態環境檢察工作為契機,總結生態環境檢察新理念、新機制、新成效,推動完善配套制度機制。圍繞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公益訴訟辦案中的重點難點,出臺工作指引,健全完善公益訴訟業務框架體系。加強與行政執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銜接,進一步完善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持續加強隊伍建設,健全技術支持機制,提升專業化履職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