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民生。為不斷提高城市公廁建設管理水平,河北省住建廳近日印發《河北省城市“廁所革命”三年行動方案》,2018年至2020年,全省平均每年安排新增標準公共廁所1700座以上;并將通過鼓勵設置男女廁位轉換、引入“互聯網+廁所”信息技術等,切實解決女性如廁難、出門兒找廁難等問題。
新建改造廁所達三類以上標準
根據該方案,我省將結合城市(縣城)發展總體規劃,以補量、提質為重點,根據輕重緩急,分期分步實施城市“廁所革命”三年行動。2018年至2020年,全省平均每年安排新增標準公共廁所1700座以上。到2020年,基本實現城市建成區每萬人擁有4座廁所,新建改造廁所全部達到三類以上標準。
方案提出,今年8月底前,各市縣編制完善城市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將城市廁所作為重點內容,統籌布局、用地和規模。
結合國家標準和本地實際,明確廁所服務半徑和數量需求,全面優化廁所布局,使城市廁所數量達到國家標準并滿足群眾使用需求。
廁所建設的相關要求應納入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廁所數量嚴重不足的城市,要專門制定城市廁所建設專項規劃。嚴格規劃實施,將廁所用地納入城市黃線保護范圍,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對改變廁所用地屬性、變更廁所點位或“規而不建、規后亂建”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問責力度。
商業服務機構廁所強制對外開放
方案要求,新區和老城區建設改造時,要以建設獨立固定式廁所為主,其中商業性路段按照400米、生活性路段按照400-600米設一座廁所標準,足量增設公廁。
商業服務、文化體育、醫療衛生、交通客運、公園廣場、1000戶以上新建小區等公共設施,必須配套公共廁所,將配建廁所的數量和面積作為項目聯審聯驗的基本內容。
老城區、人員密集區、主次干路等區域,要最大限度配建、補建廁所設施,確實無法建設固定廁所的,要在便利位置足量設置移動式廁所。
在固定、移動式廁所基礎上,要以社會對外開放公共廁所為補充,多渠道增加廁所有效供給,商業街、賓館飯店等商業服務機構實施強制公開制度,沿街的機關、企事業單位以鼓勵引導為主。
新建廁所要盡量避免旱廁
對于廁所建設要提高品質。新建和改建廁所時,要合理設置廁位尺寸,規范配備管理間、工具間,改善通風和采光條件,按照“統一、清晰、易懂”原則,設置各類廁所標志,方便群眾找尋。廁所外觀設計要注重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美觀大方,體現地域文化和城市特點。
積極利用節能環保新技術,優先選用自動感應沖水裝置,推廣使用生態木、復合仿生材料等綠色環保材料。合理配置除臭設施,保持廁所氣味清新。原則上,新建廁所不得建設旱廁。在寒冷、無上下水區域,積極推廣生物降解泡沫、真空氣沖、無水沖等先進技術。
老舊廁所要全面升級。各級環衛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對城市建成區內廁所進行全面調查,建立整改臺賬。對城市中嚴重老化、設施落后、功能缺失、影響城市形象的老舊廁所全面進行升級改造,尤其要將旱廁作為整治重點,改造后廁所要全部達到三類以上標準。
嚴禁隨意拆除現有廁所,確因舊城改造、道路拓寬等原因需要拆除的,建設單位必須遵循“拆一補一、就近建設”的原則,事先提出遷建、重建計劃,報經市容環衛部門批準后,方可拆除,確?,F有廁所數量和建筑面積不減少。
建設第三衛生間方便特殊群體
方案強調,所有新建和改建廁所時,要嚴格按照一般地區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3:2比例,人流量較大地區2:1比例建設改造廁所,在人流量集中區域建設一定數量無性別廁所,鼓勵設置男女廁位轉換,切實解決女性如廁難題。
要進一步完善盲道、輪椅坡道、扶手抓桿等人性化設施,顯著位置張貼無障礙設施設備標識,方便殘疾人如廁使用。
同時要推進第三衛生間建設,在有條件的無障礙廁所內,增設兒童、母嬰等設施,解決部分特殊人群需要。
利用“互聯網+廁所”解決找廁難
方案提出,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全省廁所智慧化管理水平。引入“互聯網+廁所”信息技術,鼓勵建立具備顯示地理位置、開放時間、使用狀態等功能的大數據平臺。
要開發推廣“廁所電子地圖”、手機app等軟件,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絡媒體、官方網站等提高平臺軟件的知曉率和使用率,解決廁所難找等問題。
開展本地廁所數據專項核查,制作廁所電子檔案,做好與住建部“城市廁所云平臺”數據對接,實現信息共享,及時更新有關數據,為廣大市民提供便捷服務。
探索廁所“所長制”管理模式
方案還提出,廁所管理單位要推進廁所日常管理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合理配備廁所管理人員,加強廁所管理人員培訓教育,提高管理技能,增強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廁所衛生保潔、維修維護、監督檢查等制度。保持廁所干凈衛生,加強配套設施日常維護,保證設施設備齊全和正常使用,力爭做到“六無四凈兩通一明”,即無溢流、無積便、無煙蒂、無雜物、無蚊蟲、無臭味,地面凈、墻壁凈、廁位凈、周邊凈,水通、電通,燈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廁所建設管理和運營維護。探索PPP模式、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冠名等模式,推進廁所管養經營多元化。研究對外開放廁所的優惠扶持政策,提高自建廁所對外開放積極性。通過健全機制、明確責任、掛牌服務等措施,探索建立廁所“所長制”管理模式。鼓勵拓展廁所功能,實現WIFI、便利店、取款機、廢品回收等便利服務。
健全建設管理以獎代補政策
廁所建設要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各市環衛主管部門要申請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將城市廁所建設、改造和管理經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依據年度建設改造計劃安排專項資金,建立健全廁所建設管理以獎代補政策,加大財政獎補力度。足額保證工程管理人員工資、管理維護經費,保證廁所運行水平。各市環衛主管部門要成立相應的協調推進機構,確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各市要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建設選址、用地供給、開工建設及完工時限。省住建廳負責制定全省城市“廁所革命”相關考核辦法,每年底至來年初,按照“縣級自查、市級核查、省級抽查”的程序,省住建廳對各地城市廁所建設改造情況進行檢查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