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樓道堆物,是很多小區“屢禁不止”的通病,給居民生活帶來安全隱患的同時,也讓管理者們十分困擾。近期,長海路街道的教師公寓居委會集結居民智慧,打造一套“查挪評”工作法,收到不錯的效果,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5月起,教師公寓居委會啟用“查挪評”工作法,主要針對樓道堆物問題,在所轄小區開展每日一檢,全面巡查。“查”指查出問題所在,研究解決方法、重點難點等,“挪”指挪移占用樓道、社區公共空間的物品,“評”指設置樓道間的評比,讓居民心中有參照。
“上個月評分較低的樓組,這個月要重點巡查。地面停車區也要注意……”近日的一個上午,蘭花教師公寓門口熱鬧起來。居委干部們穿著綠馬甲,拿上計分本,對當天的巡查任務進行部署。
在日常巡查中,一旦發現堆物,居委干部們會馬上聯系相關居民,進行上門勸說、引導,并且幫助大家共同將物品移入居民家中。“我們會不定期地到樓道里查看,保證公共空間的安全與整潔,這樣大家也住得舒心。”居委干部陳步軍說。
居委會發現,自行車在樓道堆物中出現得最為頻繁,容易帶來隱患。居民們說,覺得公共車棚環境雜亂,空間狹小,停放一次很麻煩,干脆停在自家門口更方便。為此,居委干部們對整個車棚進行了重新排摸,設立廢舊車停放點,集中擺放“僵尸車”,為經常使用的自行車騰出空間。居委干部們還主動幫助居民挪車,助力小區自行車一一歸位,改善整體生活環境。
在日常巡查中,居委干部們會按照各項指標為每個樓道打分,并將打分成績設計成笑臉貼紙,在居民樓下公開展示,讓人一目了然。
經過近兩個月的“查挪評”工作,小區的實際環境得到了改善,居民社區自治的意識也有所提升。不少居民感受到創全工作為社區帶來的變化,自覺扺制長期占用公共空間的不良行為,積極地參與社區治理,建設美好家園。
教師公寓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童瑪麗表示,在全小區62個樓組中,大部分樓組的樓道堆物問題較上一個月已經有極大改善。“我們的目標是真正讓居民樹立‘我的樓道就是我家’的概念,發自內心地愛護它、保護它。”
湯順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