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淮安市是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6月26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繼續走進淮安市及洪澤區。
上午,記者在淮安市洪澤區岔河鎮王駱殿島看到,天藍水綠,鷗鷺紛飛,荷花搖曳。游客們在岸上打卡拍照,當地護水小分隊隊員們則在湖上清理水面垃圾。
曾經的王駱殿島,是白馬湖中一個傳統的漁村。近年來,當地通過退漁還湖,同時開展環境整治,成為湖泊生態修復的“江蘇樣板”。去年,王駱殿島創成市級特色田園鄉村;今年五月,申報了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白馬湖村黨支部書記謝可琴告訴記者,目前,當地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前我們都靠捕魚為生。現在游客到我們這里來,可以賞荷花,摘蓮蓬,坐漁船,撈菱角、雞頭米,體驗漁文化?!?/p>
搭建游艇碼頭,開展燒烤垂釣,鋪設直飲水……隨著旅游配套設施逐漸完善,游客慕名而來。
謝可琴說,以前村民收入單一,靠打漁為生,如今發展旅游,收入更加多元,村容村貌變好了,村民們幸福指數更高了,外出務工的年輕人更愿意回來了:“我們目前有四家農家樂,三家民宿,給游客提供食宿服務。今年端午游客接待近萬人,全年旅游收入能達到260萬?!?/p>
中國日報記者許慧敏乘游艇體驗了一番:“我覺得這邊的生態、環保做得都非常不錯。今后我會繼續關注江蘇的高質量發展,繼續做好后續的宣傳工作?!?/p>
除了向“綠”而行,淮安還向“優”而創,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力前行。在淮安市委營商環境優化辦公室,記者見到淮安市開創的“項目全周期嵌入式監督管理平臺”,該平臺可在線實時監測各類項目審批情況。
淮安市委營商辦副主任張文兵告訴記者,對平臺預警存在問題的項目,將交辦到項目幫辦單位和手續審批單位聯動處理,并要求在7個工作日內解決問題并上報結果。今年平臺上400個項目,目前已解決問題超500件:“能夠通過這個系統,直接抓取審批過程中的數據。通過系統進行研判、預警,通過對發現的問題、堵點,進行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督辦,保證項目的進度,更好地為項目提供一些服務。”
(江蘇新聞廣播/徐仁飛 編輯/高若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