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技大學校長嵇春艷
8月12日,在第八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鎮江)暨2023年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產學研合作大會上,鎮江市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重點實驗室接受授牌。江蘇科技大學校長嵇春艷接受媒體采訪。
(資料圖)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家,履新江蘇科技大學校長
7月26日晚,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經省委研究決定,江蘇省委組織部對47名省管領導干部進行任職前公示,其中就有嵇春艷。如今,嵇春艷已經走馬上任,履新江蘇科技大學校長。
記者注意到,隨著嵇春艷履新,加上今年5月履新江蘇大學校長的邢衛紅,鎮江兩所知名高校的校長,都是“女當家人”。
在“江蘇科技大學”官網上,記者看到,嵇春艷是船舶與海洋工程方面的專家。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在青島海洋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筑本科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1998年9月至2003年6月在中國海洋大學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碩博連讀),獲工學博士學位。2003年7月到江蘇科技大學工作,2006年9月至2011年7月任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系副主任,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任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副院長,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任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院長,2018年9月任江蘇科技大學副校長,2018年12月起任江蘇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她長期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動力特性分析和結構安全評估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國家基金項目6項,英國皇家學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資助項目(牛頓高級學者基金)1項,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工信部與財政部聯合重大專項項目、海軍十三五預研等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主持研發的浮式防波堤技術取得了較多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島礁浮式防波堤設計技術及相關防浪消波機理方面的空白;發表學術研究論文100余篇,被SCI檢索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出版專著1部。
江蘇科技大學
促進鎮江打造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高地
江蘇科技大學素有“造船工程師搖籃”的美譽。在第八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鎮江)暨2023年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產學研合作大會上,鎮江市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重點實驗室又落戶江科大。未來這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在哪里?對于鎮江的船舶海工產業有怎樣的促進作用?
嵇春艷說,鎮江市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江蘇省造船強省和鎮江市產業強市的重大需求,瞄準深遠海、極地、綠色、智能發展方向,以高端船型、智能船舶和新型海工裝備的研發和制造為核心,著力攻克一批滿足戰略需求的高端裝備研發和“卡脖子” 關鍵技術,打造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基礎研發高地。
嵇春艷表示,實驗室主要聚焦四個方向進行建設,第一個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力學性能方向,主要研究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水動力載荷、航行性能、結構強度、動力學性能及建造工藝等方面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機理。第二個是極地冰載荷預報及船舶抗冰關鍵技術方向,主要研究極地冰載荷特性、冰載荷預報模型與方法、船舶抗冰設計與結構優化等理論方法和關鍵技術。第三個是船舶與海洋工程智能裝備方向,主要研究智能船舶總體設計、智能航行、水下機器人、船岸一體化綜合實驗和仿真平臺等方面的研究。 第四個是深遠海資源利用與開發裝備方向,主要開展深海采礦、浮式防波堤等新型海洋資源開發和防護重大裝備的設計、制造與安全性能評估技術。
嵇春艷說,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是海洋強國、制造強國、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實施的基礎和重要支撐。我省的十四五發展規劃已明確到 2025 年要率先建成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一批船舶海工裝備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鎮江船海產業歷史悠久,船海科教資源全省領先,目前在全回轉拖輪、船用中速柴油機、船用螺旋槳、船舶環保電站、船用電器、船用救生艇柴油機等多個產品市場占有率保持全國第一。成立該重點實驗室可以充分整合產業和科創資源,進一步提升鎮江市在船舶與海工領域的影響力,推動鎮江市抓住建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善的長三角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綜合產業集群”的戰略機遇,著力促進鎮江打造全國領先、全球有影響力的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高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凌云
校對 李海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