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詩書萬卷,你我的遠方——《康震詩詞課(青少版)》新書分享會”在2013上海書展期間舉行。著名古典詩詞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在現場與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讀者互動交流,一起領略詩詞之美、詩詞之趣。分享會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肖麗媛主持。
新書分享會現場
(資料圖片)
作為大學講臺上孜孜講解古詩詞的教授和電視節目里博學風雅的人氣點評嘉賓,幾十年來,康震躬耕于古典詩詞文化的推廣、普及與傳承,他在《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節目中文采飛揚地講解和現場作畫,是觀眾最熟悉的一道風景,亦使他成為觀眾心目中的“古典詩詞代言人”。依托深厚的文學底蘊、妙趣橫生的表達,康震對古詩詞的點評總是能激發觀眾的詩情與詩心,讓多年不讀詩的人們,重新認識到古典詩詞的魅力。
2021年4月,康震聯手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康震古詩詞81課》一書,迅速點燃大眾心中對古典詩詞的熱愛,迄今已暢銷50余萬冊,引領了“古典詩詞大眾普及”的閱讀風潮。
今年暑期,康震又推出《康震詩詞課(青少版)》,將古典詩詞的魅力特別講給青少年聽。那么,這本書和《康震古詩詞81課》有什么異同?青少年為什么要學習和傳承古詩詞,古詩詞和今天的我們有什么關系?怎樣才能秒懂古詩詞,愛上古詩詞?刷屏時代怎樣才能靜心閱讀?活動中,康震就這些問題作了精彩回答。
這本新書相當于課堂外的1+1版
康震介紹說,和之前出版的暢銷書《康震古詩詞81課》相比,新書更薄,選篇也更有針對性。它從先秦的《詩經》開始,到兩漢魏晉南北朝,再到唐宋元明清,各個歷史階段都兼顧到了。更重要的是,《康震詩詞課(青少版)》里所有的詩詞,全部來自統編版語文教材和課標,相當于課堂外的1+1版,能在課本之外為中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多開一扇窗。而且,《康震古詩詞81課》以古畫為插圖,新書里的插圖則是康震親筆創作的書法和繪畫。還有一個區別,新書中對詩詞的解讀都加了小標題和青春寄語。以高適《別董大》為例,這首詩寫于高適失意的時候,標題就以“失意,但不失信心”來點題,青春寄語中也重點提示:“在盛唐,就算失意,也比末世里的豪氣豪邁三分,更有一種遮不住的、特有的青春自信撲面而來!”
康震強調學習古詩詞不要就古說古,而是要古為今用,古為我用,他希望越來越多的孩子能愛上古典詩詞,通過閱讀古典詩詞喚醒他們心中的豪邁與柔情,激發他們的勇氣與想象力,不斷拓展詩詞的邊界,從而自主自覺地傳承經典。
新書分享會現場
古詩詞和我們最密切的關系
談及自己心目中最喜歡的詩人,康震說:年輕時喜歡李白,年紀稍長后開始理解杜甫、欣賞蘇東坡。年輕時,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就表達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全部理解,這樣難免自我。自我雖然會使自己獲得前進奮斗的動力,但如果完全陷入自我,就會變成一個孤獨的奮斗者。所以當走上人生一段路之后,突然發現“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杜甫這首詩展現的友情和溫暖,讓你看到自己奮斗之路上其實有很多人陪伴。杜甫的很多詩會讓你懂得很多,讓你變得成熟。可是一味成熟也會讓人變得沉重,這時候“莫聽穿林打葉聲”就來到你的身邊,你突然覺得蘇軾更加高明、通透。他年輕時也許像李白一樣灑脫,中年時像杜甫一樣仁愛,而最終在經歷很多磨難之后,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一個人自我解嘲達到這樣的水平,說明他對人生的看法是拿得起放得下的。
康震說:“所以,在不同階段我們會喜歡不同的詩人,也會喜歡不同詩人和他們作品的陪伴,這是古詩詞和我們最密切的關系。既然這些詩詞像月亮一樣曾經陪伴過古人,今天它也會像明月一樣依然陪伴我們,陪我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刷屏時代怎樣才能靜下心來閱讀
上海書展倡導全民閱讀,而現在大家都在刷屏,那么,刷屏時代怎么才能靜下心來閱讀?對于這個問題,康震表示,閱讀首先是出于自己真實的需要,“我不會在電腦和手機上進行嚴肅的閱讀,我可以瀏覽信息,但如果進行專業研究,我讀的書基本都是紙質的”。
康震說,在所謂刷屏時代閱讀,關鍵是要分清楚哪些內容是刷——瀏覽,哪些內容打算讀到自己腦子里——記錄和研究。只有在讀紙質書的時候,每一行字、每一段話才有可能真正印到腦子里。當然,有時候出于方便快捷,也可以借用電子書,但“任何快捷的方式都無法取代情感和思想的沉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