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華為的強烈反對下,這筆21.216億元人民幣的跨界收購交易黃了。
9月4日晚間,新東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東方材料)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交易對方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Co.KG(下稱:諾基亞)單方面要求終止股權轉讓協議的通知,收購TD TECH HOLDING LIMITED(下稱:鼎橋) 51%股權事項可能終止。
隨后,東方材料表示,將積極推動終止交易的后續事項,視情況進一步采取法律措施,維護合法權益,預計該事項不會對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今年4月9日,東方材料宣布收購諾基亞持有的鼎橋 51%股權,交易對價為21.216億元,同時該公司將定增募資不超過20億元用于股權收購。
鼎橋是誰?為什么華為反對?
公開資料顯示,鼎橋注冊于中國香港,成立于2003年,由NSN公司持股51%,華為公司持股49%。值得注意的是,剛成立時,華為的合作伙伴并不是如今的諾基亞而是西門子公司。根據資料顯示,2006年6月,諾基亞與西門子聯合宣布將兩家公司的電信設備業務合并,雙方各出資50%成立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2007年4月,諾西正式投入運營,西門子所持有的鼎橋公司股權也全數賣給了這個持股平臺。2013年7月,諾基亞宣布斥資17億歐元,全盤收購西門子持有的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50%股份,并將該公司改名為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即“NSN”,也就是現在的持股平臺。
鼎橋公司董事中,徐直軍、何海鵬、閆力大等人均為華為高管,徐直軍還是華為輪值董事長之一。同時,鼎橋為控股型公司,全資子公司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全資孫公司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為業務主要經營主體。資料顯示成都鼎橋,專注于行業客戶通信解決方案的研發和推廣,目前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設立研究中心員工超過2000人,研發人員占比70%。
自從美國對華為持續打壓以來,迫使華為手機等終端業務遭到重創。隨后華為與鼎橋達成合作,由華為提供設計和技術授權,鼎橋制造和銷售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機。在這之后,鼎橋先后推出TD Tech M40、TD Tech P50等多款手機,產品也是作為“華為智選”產品同步在華為線上及線下門店銷售。據觀察者網的報道,多年以來,盡管在鼎橋通信中華為是非控股股東,但是在實際運營中,相比諾基亞這個甩手掌柜,華為對于公司的運營有著很大的主導權,甚至有聲音表示,華為在其中的高層控制權也很大。
東方材料表示,募投項目實施后,鼎橋將成為東方材料的控股子公司,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將新增行業無線產品、終端產品及物聯網產品。
就在東方材料發布公告當晚,持有鼎橋49%股份的華為罕見地在其官網上發表了一則措辭嚴厲的聲明,明確表示沒有任何意愿及可能與東方材料合資運營鼎橋。
華為給出的理由是,與諾基亞運營鼎橋是基于雙方的戰略合作與雙方技術實力、全球的銷售與服務能力,作為鼎橋的股東,華為認同諾基亞出售股權,但購買股權者要擁有同樣的戰略能力才具備延續既有合作的基礎。
華為當時稱,正在評估相關情況,有權采取后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行使優先購買權、全部出售股份退出、終止對TD TECH及其下屬企業的有關技術授權,華為期望有戰略價值的股東共同支持TD TECH繼續發展。
這次收購也引起了上交所的關注并連發兩份監管函。上交所要求東方材料就跨界收購合理性、標的公司業務、標的公司財務情況及交易作價、交易相關款項支付、優先受讓權條款、前期股價波動等多項情況加以說明。
東方材料始創于1983年,位于浙江臺州市,2017年10月13號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主要從事中國軟包裝行業原料的生產,主導產品有三大系列:醫藥及食品軟包裝用油墨和塑料軟包裝復合用聚氨酯膠粘劑、PCB液態感光阻焊高分子屏蔽材料,可以說和通信行業毫不相關。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東方材料實現營業收入1.79億元,同比增長2.2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0.08億元,同比下降16.87%。
據悉,東方材料并沒有停下跨界的腳步。8月22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已出資1000萬元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東方超算科技有限公司”,目的是“實現公司主營業務向多元化、科技化的戰略轉型升級,從而推動公司長遠、 高質量地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