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合肥8月28日電 (記者 張強)記者28日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今年7月,安徽省長江干流4077個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3754個,完成率92%,提前實現國家關于2023年底完成長江干流70%左右的入河排污口整治的目標。
8月28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安徽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有關情況。安徽省生態環境廳 供圖
2022年,長江干流水質保持為Ⅱ類,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4.8%,較2017年上升14.8%。今年1—7月,安徽省長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3.8%,同比上升5.3%。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賈良清說,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進入水環境的最后關口,是連接水里和岸上的關鍵節點。只有全面摸清底數,掌握污染物排放狀況,采取“以水定岸”措施,倒逼污染源頭治理,才能持續改善長江水環境質量。
2019年以來,安徽省先后對長江干、支流岸線進行了排查,掌握了大量排污口數據,涵蓋工業、生活、農業、交通等多個領域,并對入河排污口分類施治、分級監管進行不懈摸索。
2021年,安徽省長江流域合肥、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黃山9市完成了長江一二級支流160條河流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工作,發現排口23430個,監測排口9902個,初步進行了溯源分類。
據了解,按照國家任務的總體安排,安徽省對2023—2025年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進行了分解。到2025年,安徽省長江入河排污口做到基本完成整治;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污水違規溢流直排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監督管理工作形成責任明晰、設置合理、管理規范的長效監管機制。
近年來,在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同時,安徽省也在積極謀劃淮河流域、新安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目前相關排查工作已經啟動。
賈良清介紹,今年,淮河流域、新安江要完成全部排查工作,其中淮河流域要進一步實現80%的入河排污口溯源和30%的入河排污口整治。到2024年,淮河流域、新安江流域將全面啟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到2025年基本完成整治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