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國際禁毒日”即將來臨之際,山東省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通報一年來全省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審判工作的基本情況,同時公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禁毒意識,共同營造“向毒品宣戰”的濃厚氛圍。
山東省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羅瑩介紹,目前全省毒品犯罪呈現出的新特點:
一是涉麻精藥品犯罪需高度重視。毒品包括國家規定管制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在本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診所負責人趙某為牟取非法利益,違反規定將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對外銷售;被告人吳某使用自己或他人身份到陜西省某地各醫院購買國家管制二類精神藥品,后通過網絡媒介向不特定人員銷售。上述案件暴露出對精神類藥品的管理還需要加強。
二是個別罪名案件或者被告人數增長。在毒品犯罪案件整體大幅度下降的形勢下,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幼苗罪案件呈現出增長的態勢;非法生產、買賣、運輸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案件判處有罪的人數呈現增長態勢。這兩類案件總數雖然不多,但也反映出對毒品原植物、易制毒物品的管理及相關人員的教育等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是涉毒犯罪年輕化特征依然突出。經對比分析,毒品犯罪案件被告人中仍以中青年居多,35歲以下被告人占比為52.77%。對青少年的禁毒法治教育任重道遠。
四是非接觸式、零包販賣特點日益突出。尤其是利用信息網絡從事溝通聯絡,再通過非接觸方式完成毒品交易,是近年來毒品犯罪最為突出的特點。在此類犯罪中,毒販交易的地點多會選擇在停車場、公交站牌、馬路邊、小區附近、超市及藥店門口等人員流動較大的公共場所;有的毒販還會選擇豐巢、速遞易等快遞柜完成交易。
下一步,全省法院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禁毒工作的部署,根據全省第三輪禁毒人民戰爭實施方案的要求,堅持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從嚴打擊各類毒品犯罪及其關聯犯罪,加強與公檢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審判指導,通過發出司法建議、發布典型案例、組織禁毒宣傳等方式,積極參與禁毒綜合治理,努力為平安山東、法治山東建設貢獻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