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年貨,隨著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長,消費者對掌握商品信息的要求也從簡單地辨別商品真偽逐漸提高到了解商品生產環節的信息。由此,以打擊假冒偽劣、維護知識產權為目標的防偽溯源產業應運而生,并不斷發展壯大。
“防偽溯源技術用于保護知識產權,因此保護該產業的知識產權意義更為重大。”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品追溯委員會副主任于輝宏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社會應高度重視防偽溯源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競爭氛圍,為建設尊重知識產權、崇尚創新的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于輝宏告訴記者,從汽車到化肥、從食品到危險品,防偽溯源涉及到的產品領域非常廣泛,但從單純的流通領域防偽到加入溯源功能,始于食品安全領域。
“像三聚氰胺事件,如果當時有防偽溯源系統,就不會造成那么嚴重的后果。最近爆出的國外品牌連鎖超市篡改數據、將過期商品賣給消費者事件,通過溯源系統也可提前預防。”于輝宏介紹,質量問題發生后,防偽溯源系統便于生產者迅速召回,也便于固定證據,幫助執法機構取證,協助消費者維權。
近年來,隨著社會日益重視產品質量和商品知識產權,市場對防偽溯源技術的需求也不斷擴大。據統計,目前我國防偽溯源企業多達數千家。“防偽溯源業關乎國家誠信體系建設,既要求從業企業有一定的公信力,也要求企業有強大的技術支撐能力。”于輝宏指出,打鐵還需自身硬,防偽溯源產業擔負著打擊假冒偽劣、保護知識產權的任務,因此在知識產權方面不容有失。
據了解,目前主流的防偽溯源技術手段有2 種:一種利用電子芯片記錄信息進行防偽和追溯,企業在生產的各個環節將商品生產信息輸入電子芯片,經銷商和消費者需要用專業設備掃描芯片從而獲得追溯信息,成本較高,多應用于高檔商品;另一種是目前國內使用較多、較為有效的二維碼系統防偽技術。
在市面上,很多圖書使用的是二維碼系統防偽技術。學習出版社總編室主任劉向軍介紹:“封面印刷采用一書一碼,二維碼和識別碼都是唯一的,二維碼又分為16 位數字碼和圖形碼,這樣一來就有3 組變量,也就增加了偽造的難度。”
這種方法的技術核心總結起來就是“一物一證,一證一密,隨機生成,相互綁定,杜絕假貨”。消費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并進行驗證,就能查詢到商品相關信息。同時,驗證時間和地點自動上傳,再次驗證便顯示無效,從而達到數據防偽的目的。
據了解,這種用于出版物的防偽溯源系統已得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司的認可,并獲得發明專利,通過提高技術水平,增加了盜版的難度。
“從物理防偽到數據防偽,再到完善的防偽追溯系統,防偽追溯技術發展迅猛。但這個新興產業內也存在著一些知識產權問題。”于輝宏說,行業內存在知識產權意識缺失現象,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屢有發生。
“各級政府部門、企業、消費者都應認清知識產權支撐創新發展的作用,在使用防偽追溯系統時選擇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時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于輝宏表示,溯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全社會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共同努力,行業協會應在其中發揮積極主導作用,以知識產權為保障,讓防偽溯源產業去濁滌清。(本報記者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