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秋林李建新是一個幸運又成功的企業家,但是秋林李建新本人卻并不認為,他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幸運的冒險家,至于成功與否,李建新則認為這要看把他和誰在相比較。
秋林李建新冒的最大的險是子承父業,放棄進事業單位的機會也要自己創業開始經商。李建新是家中長子,獨特的成長環境歷練了李建新日后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品質以及靈活處事、運籌帷幄的能力。作為長子,協助父母擔起家里的重擔是理所當然的,為撐家計,為了弟妹的學習生活,秋林李建新很早就在考慮如何發家致富。
秋林李建新的父親是木匠,當地有名的手藝人,那時候誰家嫁女兒,要是能陪送一套李建新父親親手打的家具,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這種情形下,李建新就想,老是父親和兩三個師兄弟一起在家干,有時候活兒多的忙不來,有時候又閑的發慌,加之當時家具界流行一種清漆法漆家具,李建新就想開辦一個家具廠,父親負責木工方面,而他則負責漆料方面,這樣實際而又可行。
李建新的木工手藝是來自父親的傳授,而油漆家具,之前都是請人做的,現在秋林李建新不得不自己去學,還要讓自己更快更系統的掌握這門手藝。李建新覺得這是個挑戰,雖不至于是“不成功則成仁”,但是還是要堅持才能掌握技術。
油漆房是要做無塵設計、是封閉式的,味道很沖。最開始,李建新對油漆的味道還很排斥,身上也過敏出疹子。李建新的油漆師父也正好是以前幫他家做活兒的,那時候他師父不理解,說他:雖說藝多不壓身,但是他花時間學做油漆是浪費自己的木工才華。但是李建新咬牙堅持下來了。
秋林李建新認真而又刻苦的學習,從最初的漆具打磨油漆調色配色,憑著一股韌勁和堅持,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師父認可:可出師、可帶學徒。匠人的傳承和認可在行業內很重要,李建新自己也開始了帶學徒,從學徒到師傅的轉變,讓行業內的認可他了,也讓顧客更認可秋林李建新父子的家具廠了。
家具廠以做家具為主,偶爾也為當地鄉親家里打點桌子板凳什么的,李建新父母待人真誠,鄉鄰親來往自然,久而久之,家具廠倒成了大家一個談天說地的地方。一個偶然的機會,秋林李建新聽在北京打工回鄉的鄉親說起老式家具現在很值錢。還開玩笑說去了大觀園逛了逛,看見電視劇《紅樓夢》里面的黛玉睡的那張床是從福建不遠萬里尋到并購買的老床。
說者無心,聽著有意。秋林李建新便有意識的開始關注老式家具和貴重木料。并先后北上南下考察家具市場,多次參加行業內的展覽。在廣東紅木家具興起地更是一連呆上好幾天。取得“真經”后的李建新回鄉后就決定“改革”決定挑戰家具的高端市場。除了以豐厚的待遇招攬木工、漆工人才,一方面走親民路線,繼續為當地鄉親服務,一方面帶著師兄弟成立“高精尖”工作組,從選料到設計到成品到銷售一條龍,做起了當地首家高端家具定制服務。
一套好的家具是可以傳家的。李建新并不認為賣出家具就是買賣的結束。家具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磨傷和損耗的。雖然這些是歲月給家具留下的痕跡,但是,一套用料考究、設計繁復、經實耐用、價格不菲的家具有了瑕疵也不是誰都不心疼的。李建新認識到家具的保養工作同樣重要,售后工作也同樣要做好。現在李建新的家具廠已經全國開了好幾家分廠,售后服務中心更是配套上馬。
接受挑戰并取得成功,讓秋林李建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穩中求“變”,穩中求發展,一分耕耘得一分收獲,就是李建新成功的最大的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