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西寧北川河畔有這樣一項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從它的立項、設計到施工建設,每一個環節、每一項進度都牽動著眾多人的目光,它就是青海省老年大學建設項目。3月1日,復工兩周多的青海省老年大學項目施工現場,180余名工人穿梭其中,機械隆隆發動,塔吊揮臂自如,共同奏響了一曲井然有序、火熱繁忙的施工“交響樂”。
14時,記者在施工現場入口處看到,施工人員必須依次通過人臉閘機、登記、測溫、出示健康碼等多個“關卡”后方能進入工地。
項目生產經理吳虎剛說,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建立全員健康專項檔案,所有返崗人員均須填寫復工自查表,對項目駐地和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嚴防閑雜人員、未經體溫檢測人員隨意出入。
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安全風險系數大。如何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現場安全員趙廣德介紹,施工安全管理不容忽視,作為安全員,他每天很早到達現場,晚上工人全部下班才能離開。從2月10日開始邊坡支護整改施工,到2月20日開展地下室結構滿堂架施工作業以來,項目施工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地下室主體封頂工作將于3月完成。
青海省老年大學位于西寧市城北區北川河西路西側、民政巷北側,毗鄰北川河濕地公園,總占地面積22590平方米,包括教室、圖書館、院系及教師辦公用房、后勤與附屬用房、人防工程和地下車庫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建設時間為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
據悉,青海省老年大學突出城市建筑特色,標志性建筑為夕陽紅劇場,劇場南北兩翼分別設有教學樓和行政教學綜合樓,三棟建筑呈“品”字形布置,并利用夕陽紅劇場和南側教學樓與消防通道之間的空地,設置門球場。另外,綜合樓和行政教學綜合樓分別圍成四合院,自成一體,相互間利用夕陽紅劇場大廳有機聯系為一個整體。其中一層為劇場、教室、餐廳,地下一層為人防、車庫、設備用房及附屬用房,二層主要功能設置為古箏、電子琴等7個樂器專業教室及書畫、攝影等5個專業教室,三至五層為養老護理、形體訓練、古典舞、健身操等專業教室,六層為辦公用房及師資培訓用房。在功能布局上能夠滿足老年人在校的學習、生活需要。
建設青海省老年大學,是加快我省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大學建成后辦學規模為6000人,將開設人文社科、美術類、舞蹈、器樂等8大系42個專業,成為全省老年朋友學習交流和綜合活動的新樂園,將改善老年大學辦學條件和辦學環境,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能力,推動學校整體辦學實力和辦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