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1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目前累計落地光學天文望遠鏡項目9項。
青海冷湖賽什騰山為祁連山脈西段支脈,位于柴達木盆地北部。去年8月,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我國一項重大科學進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鄧李才研究團隊發現,青海冷湖臺址的光學觀測條件比肩國際一流大型天文臺。“冷湖”這個名字受到了國內外廣大天文愛好者的關注。
冷湖國際一流臺址的發現,打破了長期制約我國光學天文觀測發展的瓶頸。冷湖所在的地理經度區域內,尚屬世界大型光學望遠鏡的空白區,填補了從夏威夷到歐洲間東半球國際級天文臺址的“空白區”,為光學天文、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等學科發展創造了重大機遇,將為世界天文事業發展貢獻青海力量。
截至目前,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累計落地光學天文望遠鏡項目9項,其中西華師范大學50BIN望遠鏡建成投入科學觀測,國家天文臺(Song)望遠鏡項目、中紅外觀測系統望遠鏡(AIMS)項目、DIMM-MASS望遠鏡建設項目、紫金山天文臺多應用巡天望遠鏡陣列(MASTA)、2.5米大視場巡天望遠鏡5個項目已完成土建施工和主體建設,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PAST和TINTIN望遠鏡項目已完成設備采購,籌備基礎建設前期準備。清華大學6.5米寬視場巡天望遠鏡MUST項目已完成組建安裝、機架支撐等安裝調試工作。
為滿足天文觀測基地大科學裝置建設需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積極協調省科技廳及省直相關部門,持續加大對天文觀測基地資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基地項目建設。據統計,省州在冷湖天文觀測基地要素保障方面累計落實資金3.24億元。觀測基地專用道路已于2021年9月開工建設,預計8月底全線通車。供電、通信、供水等方面已下達資金1.2億元,完善各項基礎設施。
省科技廳廳長莫重明表示,站在“利國惠青”的政治高度,今年我省持續推進冷湖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建設,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形成工作合力,發揮好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學術委員會決策咨詢作用,加強與國內相關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合作,制定細化保障措施,凝練科學問題,開展協同攻關,推進天文觀測與地方科技、文化、旅游、經濟融合發展。
關鍵詞: 天文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