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24日,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謝家灘鄉吊溝村的馬阿舍收到一筆大額臨時救助金。“孩子得了脊柱側彎,光手術費就要3萬多元,我沒辦法只能通過網絡平臺發起‘水滴籌’,沒想到鄉上的領導看見后主動聯系我們,為我們申請到了‘臨時救助’,不僅減輕了家庭的經濟壓力,也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希望。”望著手機里剛發來的到賬信息,馬阿舍的眼里泛起了淚花……
去年以來,海東市化隆縣謝家灘鄉黨委政府以鞏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為目標,著力加強民生工程建設,全面摸排走訪轄區內的困難群眾,精準落實相應救助幫扶措施,織密低保特困保障體系,強化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尤其針對重大疾病等類型的“急難”救助,暢通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的“綠色通道”,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民政救助’不僅是保障基層困難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舉措,更是一項民生工程,釋放溫暖,飽含關愛。”化隆縣謝家灘鄉黨委書記馬孝云說:“為把好事做好,使困難群體充分享受到惠民救助政策,去年以來,我們下大力氣做好轄區救助工作,在群眾自行申請的基礎上,安排黨委班子成員開展走訪調研,主動出擊摸排各村相關情況,實現了對困難群眾的早發現和早救助。”
“民政救助”時時刻刻關心著困難群眾,為黨和政府的溫暖進入困難家庭搭建了橋梁。據統計,2021年以來,海東市化隆縣謝家灘鄉黨委政府為困難群眾申請局級臨時救助13戶49人,保障金額194064元,審批鄉級臨時救助155戶522人,發放資金502749元,納入低保特困73戶138人,切實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