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引言:
如果,巡護江源能踩出一條路,那他的足跡,就是堅守了22年的信仰——讓“中華水塔”永固充沛。
如果,關愛生靈能凝成一份愛,那他的胸懷,就是聚點滴以成江河的忠誠——讓“三江之源”源清流潔。
在澤曲河畔,有一位叫多杰的老人,多年前,他把自己的住所,搬到了關秀濕地的一間小屋,守望方圓700多公頃的草場,一待就是22年……
在3月5日上午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來水公司職工夏吾卓瑪,講述了源自家鄉(xiāng)一個感人的故事。
當天上午,我們驅車前往故事的主人公多杰老人守護的那片濕地。
“金灘鳥島”——是多杰老人為這片濕地取的一個好聽的名字,它位于澤庫縣多禾茂鄉(xiāng)秀恰村。71歲的多杰,打小就生活在這里。這里水草豐茂、景色迷人,眾多鳥類也選擇在此繁衍棲息,成為牧人與鳥共有的家園。
“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記得1999年,村里重新對草場進行分配。因為這片牧場大多是濕地,養(yǎng)活不了多少牛羊,所以誰都不愿承包。”老人喃喃道。
于是,多杰主動要求把這片草場劃分給自己,并名副其實地成了它的主人。
作為牧人,多杰一直記著父親的那句話:“鳥兒繁衍的地方,是草原的福地,失去它們,草場就會沒有靈氣。”
每年的5月到9月,是野生鳥類繁衍育雛的時節(jié),新生的雛鳥懼怕其它動物驚擾。為了保護這些鳥兒,他決定在這片濕地上禁牧,還特地租了另一片草場來放牧自家牛羊。
在這5個多月的時間里,多杰每天都會沿著同一條路往來巡查,即使閉著眼,都不會走錯。
他的妻子告訴我們,這個“老頑固”,每年將近有半年時間都和鳥兒生活在一起,早上6時出門,晚上7時回家,風雨無阻。只有在候鳥南歸的11月至次年4月,才顧得上給家里干點活計。
就在前些年,除了巡護濕地,他還操心有沒有人抓鳥捕魚,順便拎著垃圾袋,撿些丟棄的瓶瓶罐罐和破衣塑料。
2020年12月25日,青海澤庫澤曲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入選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的“國家濕地公園名單”。
據(jù)國家權威生態(tài)資料顯示,這片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性好,生物物種多樣性豐富,有黑頸鶴、黑鸛等珍稀物種分布,在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發(fā)揮著應有的生態(tài)效益和功能,是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典型代表。
把車停到山腳下,我們緩步爬上海拔3700多米的草山。山頂?shù)挠^景點是一間四面采光的玻璃房,這是老人為攝影愛好者特意修建的,一方面可以不干擾野生鳥類棲息,另一方面便于攝影愛好者從不同角度觀察拍攝鳥類生活習性。坐在老人特意放置的木頭和海綿墊上,望向鳥兒歌舞啼鳴的遠方,一片欣欣向榮。
聽老人講,近些年,自己越來越感受到,國家生態(tài)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這不,這里的鳥兒種類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夏天,有100多種鳥兒,其中有斑頭雁、大雁、白鷺、黑頸鶴、黑鸛、大天鵝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多杰老人沒上過學,不識字,但和鳥兒處的時間長了,按自己的看法,也給一些鳥兒起了名字,這些名字很通俗,也很形象,比如:花脖子、花頭天鵝、白頭雙辮……用這樣法子,他還編了一部鳥類“名冊”。
22年來,多杰老人養(yǎng)成了一種“職業(yè)習慣”:每天天剛亮,簡單對付早餐后,灌上一瓶水、備上酥油炒面,就開始沿著濕地轉悠,早中晚各一次。久而久之,這里的鳥兒也感到“視覺疲勞”,漸漸放松警惕,于是接納了這個“伙伴”,只要不是靠得太近,甚至都懶得搭理他。
就在前年春天,“金灘鳥島”上,小湖泊的堤岸被沖出了一道口子,湖水很快順著缺口流出,多杰老人擔心道,“眼看鳥兒們要下蛋了,要是沒了水草,還不知道它們會飛到哪里去?”為此,連續(xù)幾天都沒睡好覺。
想來想去,他買了一些編織袋,裝滿土,蹚著冰冷刺骨的河水,建起了一道攔水壩。可是水流太急,好不容易筑起的壩被一次次沖開。
于是,他找來村民、村干部幫忙,大家一起上陣,想把這道口子堵住,可還是沒能成功。所幸,那年繁殖季,大批候鳥還是沒舍得離開這片濕地。
當看到小鳥們破殼而出時,老人哭了。他說,這些鳥兒有情,懂得他的難處。
好不容易等到來年春天,多杰老人花6000元雇了一臺挖掘機,終于修好了湖堤,徹底祛除了這塊心病。此外,他還在堤壩的作業(yè)面種了草籽。當年6月,這些草籽發(fā)出了嫩芽。老人說,看到鳥兒愜意地吃著嫩草,他的心里就像是裝著一個太陽,陽光灑滿了整個胸膛。
守護濕地二十多年,多杰老人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一些小目標:給濕地圍上了圍欄、給觀鳥者修建了3座采光觀景站……他心里盤算著,從現(xiàn)在起,要用相機拍下濕地每年的變化,通過口述記錄下每天自己觀察的一些細節(jié),還要修一條觀景棧道……
我們知道,在這條22年守望濕地的路上,多杰老人的故事還有許許多多,他為這片濕地要做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