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今年24歲的鄭璨欣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下大武鄉團委副書記,今年是這個年輕小伙兒參加志愿服務的第五個年頭。五年時間,他在西寧北山扛過樹苗、挖坑填土;他在火車站幫助過旅客查詢行程、購票取票;他在青海湖畔撿拾垃圾、引導游客主動參與“保護青海湖,我是志愿者”活動;他在中小學校組織開展“大手拉小手”志愿愛心活動;他在基層牧區宣傳黨的好聲音、政府的好政策……
鄭璨欣做志愿者的足跡從城市到農牧區、從湖畔到景區……他始終堅信,不管時代怎樣變遷,社會如何進步,“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我印象里自己最早的志愿服務在小學四年級,不過那時候還不知道有‘志愿服務’這個說法。我們當時操場旁邊是一個排水渠,我那時個子小,雨天過后就半個身子都彎在水渠里,徒手清理里面的臟東西、垃圾,老師叫我‘小雷鋒’,我當時感覺特別高興、特別自豪?!睆哪菚r起,“雷鋒精神”就在鄭璨欣幼小的心靈中燃起火焰。
2017年,大學二年級的鄭璨欣和同學準備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調研課題時,“雷鋒精神在今天會不會過時?”這個問題不斷扣動著他的心弦,讓他對“雷鋒精神”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更加堅信新時代的“雷鋒精神”不僅不會過時,還會更加完善豐富。
2020年12月,鄭璨欣毅然放棄在母校青海民族大學留校任職的機會,選擇成為一名基層選調生來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下大武鄉工作。2021年團組織換屆后,他開始負責全鄉團委工作。在充分考慮基層牧區實際的基礎上,他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職能,帶動全鄉20余名團員青年、500余名鄉村兩級志愿者投身“陽光助殘”“兩減一節”“河小青凈灘行動”“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等活動,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常態化疫情防控、“5·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社會救助服務、醫療義診、生態環境清理整治等志愿服務中,參與辦結群眾身邊事180余件,為推動瑪沁志愿服務工作作出了努力,讓身邊人對新時代“雷鋒精神”有了新的認識。
翻開鄭璨欣的民情日志,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我的成長離不開這里的牧民群眾,我要像雷鋒那樣,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盡我所能為群眾們多做一些好事、多辦一些實事?!?/p>
鄭璨欣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21年3月的一天夜里,鄭璨欣突發嚴重的高原反應,凌晨4時被送往縣醫院救治,但當時萬分難受的鄭璨欣心里最牽掛的是年扎村、清水村3名未成年兒童申請“向陽花少兒醫療救助基金”的事。醫生要求鄭璨欣留院治療觀察,可他執意第二天一大早就出院,強忍著高原反應的不適,帶著兩個村的團支部書記、申請兒童家屬到團縣委等相關部門辦理手續,最終為他們申請到了4000余元救助金。
五年來,鄭璨欣累計志愿服務時間達2000小時以上,他對此甘之如飴。2022年初,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是飛鴻踏雪,是流火燎原,是野草枯榮?!边@是他對自己2022年的期望。他說,“向雷鋒同志學習”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一輩子,要成為一?;鸱N,讓“雷鋒精神”在高原牧區薪火相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