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波光粼粼,野鴨戲水,海東市平安區小峽鎮湟水河沿岸,滿眼都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景色。
“以前車在前面走,塵土在后面揚,道路上垃圾隨處可見,一下雨更是臟亂不堪。現在每天早上,我們幾個老頭都要沿著湟水河邊轉轉,最常見到的就是清潔工,河里的垃圾不見了,有時候還能看到野鴨子在游呢。”正在河邊散步的小峽鎮石家營村老漢李建國說。
說到環境改善,小峽鎮的清潔工們最有發言權。“前幾年的時候,我們一天不清掃,垃圾就堆成了一片,與周圍的景色一點兒也不搭調。現在不一樣了,大家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我們看著也是很欣慰。”
生態是發展底色,也是人民群眾的“幸福色”。近年來,小峽鎮一直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鎮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來抓,春季植樹造林、夏季巡河清河、秋季禁燃禁牧、冬季巡山護林,在城區做好街道、小區的環境衛生保潔,在村莊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實現了環境保護“時間+空間”全方位、無死角、零問題的工作目標。
平安心濕地公園是小峽鎮城區市民健身、散步的重要場所之一。夏天,這里更是當地居民避暑休閑的好去處。而今在公園里幾乎再也看不到亂扔亂倒垃圾的情況,林木長勢良好,沒有人為毀壞的痕跡。這一方面歸功于環衛工人清潔打掃,另一方面顯示出市民環保意識的提高。
在平安區,還活躍著這樣一支“綠色”的隊伍,他們身著綠色馬甲,頭戴白色帽子,手舉綠色旗幟和橫幅,撿拾垃圾的小桶和宣傳手冊是他們的裝備,“垃圾不落地,平安更美麗!”是他們最響亮的口號。
已經退休的盧金光是平安區環保志愿團隊的一員,他所在的志愿團隊多次在小峽鎮高鐵新區開展環保志愿活動,向居民們宣傳環保知識,倡導低碳生活。“我們這個隊伍里大多是退休干部,我們人退了,但心沒有退,為環保助力,我們義不容辭。”盧金光說。
西上莊村是小峽鎮的未拆遷村之一,村里有座砂石廠,三年前運輸車經過時,灰塵到處亂飛。通過鎮、村兩級聯合整治人居環境衛生活動,人居環境改觀明顯。“一味地追求經濟增長并非真正的幸福,擁有良好生態環境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西上莊村黨支部書記劉生偉說。
“今年,小峽鎮以‘清、綠、凈’為目標,在‘治、管、改’上下功夫,加快推進南北山、南繞城高速、109國道沿線綠化建設,營造大網格生態廊道。”小峽鎮鎮長王曉麗說,持續做好生態環保工作,建設“以點帶面”的生態綠網體系,未來的小峽鎮將更加充滿綠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