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及時撥付救助補助資金,保障全省困難群眾冬春基本生活;切實履行為民職責,保障災區困難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加大困難群體排查救助力度。記者3月17日了解到,連日來青海省民政廳切實強化社會救助政策保障,助力困難群眾做好冬春備耕、開工復產等工作,防范因災因疫致貧返貧。
今年省民政廳圍繞做好冬春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會同省財政廳撥付困難群眾補助資金27.8億元,支持各地落實社會救助保障政策。截至目前,分別為全省35.08萬城鄉低保對象和1.69萬名特困人員發放一次性取暖補助、“兩節”一次性生活補貼、城鄉低保救助補助金、特困人員救助金等共計4.9億元,確保了困難群眾平穩度過冬春困難時節,為春耕備播、開工復產打下堅實基礎。
為科學應對冬春季我省自然災害頻發的實際,民政部門全面排查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低收入群體家庭生活狀況,將各項救助保障措施精準落實到災區每戶困難群眾家中。特別是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發生地震后,民政部門共排查1.6萬名困難群眾,為災區1.45萬名困難群眾和服務對象發放救助補助資金623萬元,全力保障災區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民政服務機構財產安全。同時,靈活采取“物質+服務”等形式,為受災群眾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和心理慰藉等服務,多層次保障受災群眾生產生活。
同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社會救助程序和形式,排查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期復工復產低保邊緣困難群體,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救助范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對于已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內生活仍有困難的,通過申請享受臨時救助解決“一時之貧”。對新申請低保等社會救助的,通過優化簡化審核審批程序,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減輕疫情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今年以來,全省共新增城鄉低保對象7109人,新增特困供養對象266人。臨時救助3.18萬人次,支出臨時救助金8105.24萬元。
關鍵詞: 省民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