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報道)居家養老,仍將是養老的主要方式和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3月18日,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從四個方面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讓居家養老“青海樣本”更有質量。
居家養老是政府和社會力量依托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是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是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從四個方面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
構建城鄉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全省不斷加強助餐服務網絡建設,依托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利用社區閑置房屋等資源,打造一批“后廚可觀、食材可溯、安全可查、送餐可及、質量可評”的標準化社區老年食堂(助餐服務點),提高助餐服務的普惠性和可及性。加強重點群體服務保障,重點補齊農村、遠郊等服務短板,支持當地有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餐飲場所等增加老年助餐服務功能,積極推廣發展鄰里互助助餐模式。支持高質量多元化供餐,圍繞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助餐需求,鼓勵助餐機構開發餐飲產品、豐富菜色品種、合理營養膳食。
開展助浴助潔和巡訪關愛服務——我省大力發展老年人助浴服務,支持社區助浴點、流動助浴車、入戶助浴等多種業態模式發展,培育一批專業化連鎖化助浴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普惠的集中助浴和上門助浴服務。引導助潔服務覆蓋更多老年人,支持家政企業開發被褥清洗、收納整理、消毒除塵等適合老年人需求的保潔服務產品。加強居家老年人巡訪關愛,建立居家養老巡訪關愛服務制度,實行普遍巡訪和重點巡訪相結合,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采取電話問候、上門探訪等多種形式,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為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提升居家服務供給能力——全省實施居家服務供給能力行動,強化家庭贍養老年人的主體責任,落實監護人對孤寡老人的監護責任。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家庭照護床位”試點工作,為達到照護條件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4000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產業引導、業主眾籌等方式,支持開展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深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大力推進西寧市、海東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總結推廣改革試點經驗成果,為全省乃至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形成更多“青海樣本”。
進一步加快發展生活性為老服務業——提高老年人生活服務可及性。我省將建設改造一批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引導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廣泛對接老年人需求,構建“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消費服務。培育老年人生活服務新業態,鼓勵有資質的企業開展代理服務,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對接養老服務需求,創新“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驗服務”等消費模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