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在水利部組織的全國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典型案例評選中,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曲鎮沙拉村種植產業基地扶持項目,貴德縣尕讓鄉松巴村移民綜合產業建設項目被評選為典型案例,相關經驗做法將在全國范圍內宣傳推廣。
隨著全省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產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移民村產業發展態勢穩中向好,扶持效果明顯。沙拉村位于縣城以西12公里處,屬龍羊峽水電站庫區移民村。全村現有341戶1410人,村土地資源充裕,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距離縣城較近,相對其他移民村具有一定的地理區位優勢。鑒于此,貴南縣移民管理部門在深入調研基礎上,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特色田園鄉村等政策推進,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按照“特色產業引領、村莊環境彰顯、社會管理創新、綜合扶持推進”的思路,對沙拉村實施全方位扶持。省移民安置局投資1315萬元在貴南縣沙拉村建設了一座集加工、篩選、倉儲為一體的種植產業扶持基地,采用“土地流轉+移民土地作價入股+簽訂收益分配協議”模式,成立了沙拉村村級股份制經濟合作社,豐富移民群眾的錢袋子。
松巴村屬于李家峽庫區整體后靠安置的移民安置村,全村共有98戶324人。這個大山深處的小小村落,有水磨、古樹、泉流等旅游資源,有極具特色的丹霞地貌、幻彩多姿的七彩峰群。針對松巴村充裕的地理、環境、文化等旅游資源,依托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等相關政策支持,通過旅游設施建設、行業專家支持和基礎設施配套、村容村貌整治,打造極具特色的旅游文創村寨,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改善移民群眾生活,增加移民收入。僅2021年五一假期,松巴村共接待游客累計2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600余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移民收入“雙增收”的目標。
鄉村要振興,思路必創新。省移民安置局將以此為契機,不斷總結經驗,發揮移民村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創新產業扶持模式,擴大產業扶持范圍,激發移民內生動力,促進移民增收致富,全面提高移民生產生活水平,有效推進青海省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