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24日,記者從省民政廳了解到,近年來我省不斷優化救助程序,積極推進臨時救助精準化與“個性化”深度融合。2021年以來,全省臨時救助28.5萬人次,發放補助資金5.3億元,人均救助水平達1860元。
為簡化整合申請要素,我省下發《臨時救助服務流程指南》,進一步減材料、減時間,臨時救助對象提交的佐證資料減少50%,支出型對象申請到享受救助的時間約縮短31.5%,有效提升了困難群眾申請政府救助的便捷性、時效性。
同時,對急難申請對象和已開展過核查的低保、特困、孤兒等對象不再重復核對,對新申請對象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核實家庭收入、財產等情況,確保精準認定、精準救助。在原先只發放救助金的基礎上,根據群眾需求著力拓展救助方式,適度對受疫情影響的家庭發放米、面、油、口罩和消毒液等物資,對遭遇重大變故的對象提供心理撫慰、家庭保潔等服務,不斷滿足申請對象多樣化、個性化生活需求。
實施先行救助機制。突出救助時效,根據申請對象急難情形,簡化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民主評議等環節,直接予以救助,并在事后登記救助對象、救助事由、救助金額等信息,補齊經辦人員簽字、蓋章手續。打破戶籍申請限制,堅持就近、就便工作原則,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指導基層在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做好遇困對象救助保障。
此外,我省還建立急難事項24小時答復機制,確?!胺怖П貛?、受助及時”。對家庭基礎條件差且暫時無力緩解一時之困的對象,在扎實做好入戶調查的基礎上,第一時間根據對象需求通過先期墊付臨時救助金形式干預,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靈活便捷、兜底救急的效能。對于家庭成員遭遇重大疾病、意外傷害等嚴重困難的個案,充分考慮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等政策落實的基礎上,對個人實際支出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研究解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