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2021年以來,全省臨時救助28.5萬人次,發放補助資金5.3億元,人均救助水平達1860元。
據了解,近年來,我省以解決好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工作出發點和切入點,堅持托底、救急、高效工作原則,著重創新政策機制,優化救助程序,強化規范管理,積極構建臨時救助精準化與個性化深度融合發展的工作格局,不斷織密扎牢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網,有力有效服務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堅持精準化發展,實現“應救盡救、應納盡納”,不斷拓展救助范圍,在落實好臨時性、突發性等困難事項申請救助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在統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及時將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外來務工和滯留我省臨時遇困等人員納入救助范圍,確保“應保盡保、不落一人”;堅持個性化發展,實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拓展申請受理主體,為方便急難對象申請,落實好主體責任,積極推動急難受理主體由原來的鄉鎮(街道)向鄉鎮(街道)和民政部門均可受理轉變,確保急難申請事項第一時間有人員干預、有單位介入;實施先行救助機制,突出救助時效,打破戶籍申請限制,堅持就近、就便工作原則,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指導基層在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做好遇困對象救助保障。同時,推動配套機制建設,暢通主動發現和報告渠道,建立急難事項24小時答復機制,確保“凡困必幫、受助及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