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4月1日,記者從“青海這十年”西寧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八大以來,西寧市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不斷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形成“綠水青山·幸福西寧”城市品牌,綠色和生態已然成為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的發展底色和競爭優勢。
西寧市先后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世界旅游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等榮譽稱號,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排污許可、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河湖長制、林(草)長制等一系列改革創新制度相繼出臺。十年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26平方公里,生態治理河道42公里,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率與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均為100%;西寧市湟水國家級濕地公園面積從241.41公頃增長到329公頃,濕地率從47.5%提高到64.67%;空氣質量優良率提升到2021年的90.4%;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60.5%,汽車尾氣治理、冬季供暖清潔能源改造均走在了全國前列;完成國土綠化33.4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28%提高到36.5%;新建公園游園38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36.6%增長到4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9平方米增長到13平方米。
十年來,一個個生態建設形成的“西寧經驗”擦亮了西寧的綠色底色。
西寧南北兩山綠化工程是西寧市乃至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示范工程,西寧高原寒旱區造林綠化模式和生態建設成效,成為了國土綠化的“西寧經驗”;西寧完成了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城鄉節水供水等具有高原特色、集水生態修復和水文化展示為一體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工程,探索出青藏高原高寒缺水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形成了城市生態水系建設保護的“西寧經驗”;西寧成為全國首個列入“無廢城市”試點的省會城市,初步形成了以綠色發展為核心引領驅動,工業、農業和生活三大領域構建特色循環鏈條,制度、技術、市場和監管四項體系支撐保障,全民共建的“134N”無廢西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