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花紅柳綠水潺潺。漫步高陽縣孝義河畔,綠草返青星星點點,花開枝頭隨風飄散,清澈的河水泛起層層波光,成群的野鴨在水中嬉戲……龍湖公園、孝義公園、鳳湖公園、十里義脈依河而建,串連成線,一灣清水向北流,一路風景伴左右,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近年來,高陽縣始終把服務保障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在推進白洋淀上游水系綜合治理過程中,該縣圍繞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構建等方面,通過實施污水處理廠改造升級、孝義河12個傍河村生活污水治理、潴龍河高陽縣段補水河道清理整治、孝義河高陽縣城段治理、河堤兩岸植樹造林以及當前推進的蒲口渠系生態環境整治等工程項目,全縣水環境質量大幅提升,2022年1至3月份高陽孝義河斷面水質均值達到地表水Ⅱ類。
作為紡織之鄉,高陽依托污水處理廠改造擴容升級,確保達到排放標準,徹底解決水污染問題。“我們從五年前的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提升到目前的大清河流域水污染排放標準,處理之后的水可用于農田灌溉與城市綠化、街道噴灑,周邊近30個村莊的農田都用處理之后的水進行灌溉,既保護了地下水資源,又節省了農民的灌溉成本。”高陽縣污水處理廠廠長邊立坡介紹。
同時,高陽縣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嚴格落實河湖管理機制、全方位立體化管控責任機制、河湖生態治理長效機制、重點工程項目推進機制,確定縣、鄉、村三級河長,明確目標,壓實責任,細化舉措,精準推進落實,持續開展河湖“五亂”清理整治,確保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目前,我們在設置154名河湖長、101名巡河員的基礎上,選聘了79名熱心環保公益事業、志愿參與河湖巡查的市民擔任‘民間河長’,構建了‘河湖長+巡河員+民間河長’的巡河護河隊伍,在孝義河設置52處監控點,建設河湖智能視頻監控系統,購置無人機對河湖渠系進行航拍巡查,形成‘地上巡、天上查、網上管’的全方位立體化河湖管控責任機制。”高陽縣水利局局長冉宏達說。
俯瞰高陽,在陽光照耀下,孝義河、潴龍河、小白河波光粼粼,猶如三條銀色長龍蜿蜒在紡鄉大地,氣勢恢宏。
一棵樹就是一臺吸塵器,一片林就是一個蓄水池。近年來,高陽縣堅持造林與生態堤防建設相結合,積極探索推行“以林護水,以水養林”的生態模式,依托三條河流水系,全力推進退耕還林、低產林改造等林業重點工程,打造凈水護堤林、水源涵養林、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逐步構建景色優美的水系生態走廊。
“近年來,我們在孝義河高陽段進行全線綠化,打造了白洋淀上游水系萬畝片林,長29.4公里;以潴龍河勝利大橋、莘橋大橋、滄榆高速大橋為節點,對河堤外坡兩側進行綠化。目前,孝義河、潴龍河兩側綠化面積達到2.48萬余畝。孝義河、潴龍河堤防綠化率達到98%以上,林木保存率達到85%以上。”高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董賓介紹,“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如今的高陽天藍、水清、草綠,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來這里安家。目前,縣區域內已發現白鷺、白琵鷺等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通訊員楊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