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請大家出示健康碼、行程碼,配合工作人員錄入信息。”
“請大家佩戴好口罩,不要著急。”
“請大家自覺排隊,按照地面指示標識保持兩米間距”……
4月13日,在西寧市城東區金吉華庭小區院內社區辦公樓北側的核酸檢測點等候區,帶著紅袖標的工作人員正拿著喇叭,引導居民有序排隊,現場秩序井然。
根據青海省、西寧市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部署安排,4月13日起,城東區開始為期3天的全區所有人員核酸檢測工作。1000余名醫護人員、6000余名一線工作人員積極響應,縣級領導干部一線督導、各部門之間協調聯動、廣大志愿者積極參與,按照組織發動、信息錄入、樣本采集、收集運送、檢測反饋等工作流程,確保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平穩開展。
西寧市湟中區第一人民醫院的范起虹向記者介紹:“今天進行的是新冠病毒核酸10合1的混采,這個效率比較高。群眾核銷二維碼后,進行身份信息采集和樣本采樣,30小時左右后,可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獲取檢測結果,不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
在城東區下濱河路巷道口的核酸檢測點上,醫務人員何香正在為市民耐心做核酸樣本取樣工作。
“為保障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順利進行核酸檢測,我們按照‘方便大多數、照顧極少數、老弱婦孺優先’的原則,通過‘綠色通道’、現場幫扶、上門檢測等保障措施同步實行。面對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我們會手把手幫他們操作,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何香介紹。
貼心的服務,讓檢測變得“有溫度”,也消除了市民的恐慌情緒。
“政府的充分準備以及現場醫務人員和工作人員的貼心服務,讓我們感到溫暖,也讓我們對于戰勝此次疫情充滿信心!”在廣濟路的核酸檢測點上,市民馬世峰說。
在城東區的各個核酸檢測點上,記者看到的不止是“有溫度”,更是“有秩序”。
“比預想中要快,社區都是分時段分批次通知我們前來做核酸采樣,我從排隊到做完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政府科學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讓我們感到安心。”五一路文化宮的核酸檢測點上,剛剛做完核酸采樣的市民張旭江說。
城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花英介紹,此次東區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緊盯“備”“采”“送”關鍵環節,統一指揮、調度、部署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成立數據統計、采檢匹配、物資保障等12個專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結合鎮(街道)、村(社區)實際情況,以居民小區、樓宇、學校、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為最小網格,共設置231個核酸檢測點、515個采樣臺,在各檢測點科學劃分等待區、采樣區、緩沖區等點位,配備必要的掃碼、測溫、試劑、人員防護耗材、垃圾收集等防疫物資,合理分配醫務、公安、聯點干部、志愿者等工作人員,確保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開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