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4月18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春意姍姍來遲,“5·22”瑪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的鐵鍬鏟下開工的第一鏟土。
上午11時,災后恢復重建集中開復工儀式主會場和分會場,分別在果洛州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玉樹州稱多縣清水河鎮扎麻村準時啟動。
在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主會場,來自瑪多縣黃河鄉江旁村的牧民代表才昂,穿著節日盛裝,懷揣兩條嶄新的哈達,早早來到了會場。
七個多月前,包括才昂在內的3000多名牧民,在第一輪災后重建后都住進了修繕好的“新家”。如今,他們不僅在溫暖中度過了震后的第一個冬天,而且在政府的關心和幫扶下,畜牧業發展不僅沒有受到地震的影響,反而還比地震前高出了百分之三十多。“雖然發生過地震,但有黨和政府關懷,我們心里踏實,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這次我來就是想感謝政府,感謝建設者們。”才昂手捧的哈達,不僅飽含著濃濃的感恩之情,也表達著幾個月后將享受更好生活條件所帶來的激動。
“我宣布‘5·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集中開工!”。11時30分許,隨著果洛州州委書記張曉軍鏗鏘有力地宣布,現場二十多臺挖掘機、推土機、土方車機器轟鳴……一股誓要加快完成住房、公共服務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城鄉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修復、特色產業恢復、防災減災體系、和諧家園建設等八類項目建設,甘為災區群眾揮汗“一戰”的豪情直沖云霄。
“我們要重建出一個更好的瑪多!”來為施工方“壯行”的瑪多縣副縣長張學魁語氣堅定。站在災后重建這片土地上,他告訴災區群眾,重建不只是眼前房屋的修繕,還有將來更舒適更幸福的生活。張學魁告訴記者,自去年7月12日瑪多“5·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面啟動以來,維修加固B、C級農房1790套,在去年底前保障了群眾溫暖過冬,學生正常上學,設施正常運行三大任務。今天新一輪的重建項目啟動,瑪多總投資近10億元,實施民生、生態等六個方面的29個重點項目也全面開工,不久后的瑪多縣基礎設施更齊全,保障設施更完善,人民的生活會更幸福。
在玉樹州稱多縣清水河鎮扎麻村,“5·22”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集中開復工儀式分會場,幾天前降下的雪還靜靜地覆蓋著土地,一幅“瑞雪”祥兆的景象。
12時,瑪多“5·22”地震稱多縣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奠基活動正式開始,隨著最后一鏟泥土沒過奠基石碑,工程機械的轟鳴聲響徹了整個現場,兩戶在地震中受損的危房被拆除。稱多縣住建局副局長張彤輝介紹,此次稱多縣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涉及280戶牧戶,其中257戶屬于重建戶,23戶屬于維修加固。重建房屋將按照不低于80平方米的標準施工建設,并且會按照重建地址的不同,全力保障新建房屋水、電設施齊全,所有重建房屋將預計在年底之前全部完工。
“我以前住的老房子是土房,地震發生之后受損嚴重,很難再繼續居住了。今天政府給我們建新房子,各種配套設施齊全,后面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幸福。”村民尕瑪扎西憧憬著未來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