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核酸檢測后,社區工作人員送行動不便的老人回家。攝影:范生棟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疫情面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基層干部們,開啟24小時“在線”模式。他們在核酸采樣現場維持秩序,在街道、小區里奔走忙碌。電話接到聲音沙啞,忙得吃不上幾口熱飯,卻毫無怨言又投入新的工作……
“云”黨支部筑起堅固堡壘
西寧市實施靜態管理后,城北區火車西站街道辦事處火車西站社區黨委書記、主任趙辛霞已經在辦公室里睡了7個夜晚,她每天的睡眠只有四五個小時。
早晨5時許,趙辛霞就和同事們開始檢查、清點防疫物資,為接下來的區域核酸檢測做準備。早上6時40分,在核酸采樣點,她拿著擴音器維持現場秩序,同時不停打著電話,協調各項工作。
為保障核酸采樣現場高效服務,架起居民群眾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橋梁,趙辛霞組織火車西站社區6名在職黨員、3名街道下沉黨員、6名居家機關在職黨員,組成火車西站社區核酸采樣點臨時“云”黨支部,并擔任臨時“云”黨支部書記,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紅色堡壘。
7月19日,第四輪核酸采樣現場,在綠色專用通道等候的居民回學軍血壓突然升高,趙辛霞和居家黨員景曉剛看到后,立即送他回家,直到他血壓平穩后才離開。
“還好有他們的細心照顧,讓我在這個特殊時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謝謝他們的無私付出。”回學軍連連感謝。
15時許,一天的采樣工作結束,趙辛霞匆匆吃了幾口飯,又投入到緊張的整理工作。保障居民生活物資、摸排流調、核對信息、上報匯總數據……當她再次從電腦前抬起頭時,已是深夜。
“社區工作雖然瑣碎,卻最能與群眾交心。只有把工作做細,抗疫工作才能做得更實更好。”趙辛霞說。
“方言書記”日行3萬多步
“鄉親們,防疫情,不麻痹,請大家及時做好核酸檢測……”一起床,老薛一如往常地拿起手機,在微信群用青海方言,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村民們說:“這個宣傳效果明顯,為老薛點贊。”
老薛名叫薛玉邦,今年56歲,是西寧市城北區二十里鋪鎮雙蘇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4月14日18時許,老薛接到次日做核酸檢測的通知后,立即召集黨員和志愿者布置核酸采樣點,經過四五個小時的奮戰,一切準備就緒。
在接到延長靜態管理時間的通知后,他發動工作人員和家人,迅速開展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幾天來,老薛連續奮戰,查找白天核酸檢測工作中出現的缺漏,協調人員、保障物資、維持秩序,及時解決各個采樣點出現的問題。
老薛的妻子李積梅,看到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很辛苦,她每天下廚,變著花樣做一些可口的家常飯,送給工作人員。
薛玉邦在靜態管理及核酸采樣期間,每天要走3萬多步,24小時輪崗值守。他也是村民的知心人,很多村民遇到困難都找薛玉邦,每天他能接打電話百余個。老薛的一天很忙,他說:“作為一名黨員,一定要起帶頭作用,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家解決困難,奮戰到勝利。”
疫情無情人有情,人民公仆暖人心。自戰疫開始以來,城北區全體基層黨員干部眾志成城、不畏艱苦,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終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筑牢疫情防控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