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4月19日,我省首個“帥才科學家負責制”項目——年產兩萬噸鎂基超穩礦化土壤修復材料示范裝置試車成功,生產出的新型鎂基超穩礦化土壤修復材料產品,經檢測,各項指標均達到預期要求。
項目由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實施,北京化工大學段雪院士牽頭與青海西部鎂業有限公司、西部礦業集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經過近半年時間建成示范裝置,針對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以青海鹽湖副產的鎂、鈣資源為主要原料,突破系列關鍵技術,實現新型鎂基超穩礦化土壤修復材料的大規模生產。
產品基于段雪院士團隊提出的“超穩礦化結構”新概念和原位修復新策略,將土壤中的Cd、Pb等重金屬離子進行原位礦化,具有速度快、大容量、耐酸性、長效性和低成本等優勢,可大幅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屬有效態和作物中的重金屬含量。產品下線后,即將發往湖南、廣東等地,在重金屬污染農田等土壤中進行進一步驗證并大規模推廣應用。
鎂基超穩礦化土壤修復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項目成果將有力促進青海鹽湖廢棄鎂、鈣資源的高值利用和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促進重金屬污染土地的高效治理,對保障我國糧食生產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