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021年8月,中國田徑協會向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發來感謝信,感謝基地對國家田徑項目,尤其是重點隊伍、重點運動員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對于中國田徑隊在第32屆東京奧運會上取得了2金2銀1銅12個前八名的優異成績,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2年3月,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也發來感謝信,感謝國家輪椅冰壺隊在北京冬殘奧會備戰期間,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為隊伍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服務,為輪椅冰壺隊成功衛冕做出了突出貢獻。
……
寥寥數語,短短幾句,道不盡的是駐訓隊伍在多巴基地度過的難忘時光,說不完的是多巴基地保障團隊事無巨細的服務和努力。這里一共走出了38位世界冠軍,而冠軍背后的多巴基地卻從未從幕后走向臺前,他們只是用心用情守護著閃光的榮譽,篤定前行。
作為國家綜合性體育訓練基地,多巴基地始終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牢記使命,緊扣“服務”二字,突出保障能力,全力為國家隊在此訓練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數十年的發展和改革,基地訓練環境、生活環境不斷完善,高原低氧環境訓練的有效性不斷彰顯。從生活、訓練等基礎性服務保障,到不斷增強高原低氧環境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多巴基地已經基本實現了設施現代化、服務專業化、保障全面化。
難怪這里被國內外運動員親切地稱為運動隊的“高原之家”。
2020年3月,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國家中長跑隊剛剛結束在國外的比賽任務準備回國,但是國內適合中長跑訓練的綜合基地所在的地區情況都不容樂觀。在省體育局的堅強領導和全力支持下,多巴基地主動請纓,與中國田徑協會密切溝通,精準對接,義無反顧擔負起國家隊疫情期間的服務保障工作。“沒一點兒擔憂,那是假話,但國家訓練基地接待國家隊就是責任和使命。”省體育局副局長、時任多巴基地主任劉興海說。
“接待過很多隊伍,但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接待隊伍還是有壓力的,主要是頭一次,不知道該從哪兒下手。”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主要負責這項工作的李珊珊很有感觸。疫情防控怎么做、消殺工作怎么展開、到達基地后如何隔離、隔離期間的食宿如何安排、訓練保障工作怎么辦……看似簡單的接待任務,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原本的方案被迫打亂;看似只是吃喝拉撒的點滴小事,卻因為新增的因素,變得千頭萬緒。
“我們克服了困難,困難也鍛煉了我們。”在多巴基地主任汪憲忠看來,“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榮譽,是對多巴基地多年來的堅守給予的肯定、鞭策和更高的希望。
這份堅守是閃光的,在基地駐訓過的王軍霞、楊家玉、劉虹、董國建、劉子歌等38人獲得65個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等國際大賽冠軍,為我國競技體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本土運動員切陽什姐、紀曉晶、任龍云、仁青東知布等在國內外賽場上為青海增光添彩,傳播形象。2019年至2021年,多巴基地共接待國家隊、地方隊127支,運動員19930人次;接待了來自全國的20多個省、市、行業體協的體育項目隊,蜚聲海外;阿曼、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隊伍慕名前來訓練。在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上,駐訓多巴基地的各省運動隊共取得10金、8銀、11銅的優異成績。
思保障,謀發展,積極改革創新,不斷與時俱進。
作為“國”字號體育訓練基地,保障服務并非基地工作的全部。2016年,首屆中國青海國際冰壺邀請賽在多巴基地成功舉行,此次比賽不僅是國際冰壺賽事首次進入西部地區,也是第一次在世界高海拔地區舉行高規格冰壺賽事,不僅讓青海人在家門口看到了世界水平最高的冰壺賽事,更重要的是激活了青海冰雪運動。多巴基地這個“冠軍搖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成功實現轉型,引領青海冰雪運動及產業發展。
轉型后的多巴基地可以提供田徑等20余個夏季項目和冰壺等4個冰上項目的訓練保障。多巴基地滑冰館于2016年正式掛牌成為中國國家高原冰上訓練基地,成為了第一個中國國家高原冰上訓練基地、全國第一個在夏季和冬季均可開展訓練的綜合冰上基地。在建的高原滑雪場建成后可以滿足多數雪上項目專業隊訓練、國際賽事舉辦和全民健身滑雪需求。未來,多巴基地將成為全國唯一兼具夏季項目和冬季項目訓練條件的綜合性高原訓練基地。
其實,多巴基地的全面改造升級從未停止。多年來,多巴基地在保障運動員訓練的前提下,發展以體育培訓咨詢、體育旅游體驗、民族體育競演、體育研發的體育產業集群,集主題公園、展示、商務、賓館、購物、俱樂部、公寓、醫療、科研培訓等功能,向發展體育產業的道路延伸。如今的多巴基地,正在向打造集“訓、科、醫、教、服”為一體的現代綜合性體育基地奮力邁進。
培養世界冠軍的搖籃,怎能少了一支朝氣蓬勃的隊伍。
多年來,多巴基地成功培養出制冰師和各類裁判員共50余人,從事國際國內大型賽事執裁服務工作。制冰師明來生就是他們中的典型代表,他是國內唯一一名國際冰壺聯合會認證的制冰師,北京冬奧會前夕,明來生被緊急調往國家冰壺隊擔任首席制冰師,并擔任2022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冰壺比賽制冰師。站在北京冬奧會冰壺場館,看著一塊塊世界頂級的冰壺賽道,明來生說:“我要為青海制一塊和冬奧會一樣好的冰。”
明來生不是這支隊伍中的“偶然”。走進多巴基地,你會在最平凡的崗位上,最普通的工作中感受到不一樣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這些似乎已經融進了這個集體的日常和點點滴滴,這是一支隊伍歷練與成長的表現,也是多巴基地整體發展的內涵。現在,一批知識型、專業型、技能型的職工正在從各個崗位脫穎而出,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在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鍛造出了一支扎根高原、敬業奉獻、能打硬仗的工人鐵軍。
守護是最長情的告白。閃閃的獎牌,驕人的成績,輝映著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熠熠閃光。
關鍵詞: 訓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