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5月10日17時,甘肅省蘭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告別同事和家人,和他們的“戰車”——移動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一起,向260公里外的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出發,火速支援鄰省的兄弟姐妹,同心協力、共克時艱。
此次蘭州馳援大通醫療隊領隊、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史危安說:“我們是5月10日中午接到任務,并迅速集結出發,次日凌晨到達大通。一路上,接了許多來自西寧市和大通縣的電話,各種問候、叮囑、溝通。這讓我看到了青海人民對我們的重視和歡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華傳統美德,支援西寧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此時的大通縣,已出現4例新冠核酸檢測陽性,整個縣城被按下“暫停鍵”。醫務人員、公安警察、志愿者……化身“大白”奔赴“疫線”,不分晝夜忙碌著。
有一種情誼叫心手相連,有一種牽掛叫甘青情深,他們來了!
“移動方艙檢測車需要用電,需要網絡暢通,需要搭建帳蓬,還有方艙工作人員食宿都要提前安排好……”蘭州醫療隊還在路上的時候,大通縣已開始全力準備迎接他們的到來。在最短的時間內,確定了匯豐賓館為方艙檢測車停靠點,協調安排好電力公司配電保障,電信公司網絡連接,組裝方艙檢測車的25噸以上吊車迅速到位……
蘭州移動方艙檢測車于11日夜晚到達,在最短時間內停靠、維護、調試并于12日投入使用。
“我們的方艙檢測車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之一,加上車頭,有23米長。每天最多可做3040管樣本,如果按10人每管混檢計算,每天可檢測3.04萬人次。”蘭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副主任醫師張繼軍介紹說。
蘭州來援的20人,分別來自蘭州市疾控中心、蘭州市第一、第二人民醫院以及蘭州市所轄3縣5區的醫務人員。出發前,他們就已培訓磨合了一周,沒想到大家集體出戰,是在260公里外的青海大通。
5月11日凌晨,大通縣的配套物資和設施全部到位,蘭州醫療隊的“精兵利器”也全部就位,工程人員迅速調試好方艙設備……早晨10時許,接收樣本投入檢測,第一批檢測核酸樣本2.49萬人次。
樣本接收、數據錄入、核酸提取、擴增循環、結果分析……檢測工作每一步都要求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每一個樣本的處理和提取,都是檢測人員與新冠病毒的“近身博弈”。
方艙檢測車內部是負壓的,檢測人員全部穿著防護裝備,又在密閉狹小的空間里工作,體力消耗是正常環境下的2至3倍,非常辛苦。但是他們白衣為甲,沒有一絲怨言。
今年47歲的史紅和27歲的王錢錢都來自蘭州市疾控中心,單位原本沒有安排他們參加此次馳援任務,可當他們知道消息后,主動請纓,最終如愿隨隊來到大通支援;來自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唐小風,業務嫻熟,工作速度極快,常常是結束了自己的工作再去幫助其他同事。大家都說,別看她身材瘦小,工作起來真是一個頂倆……
他們的付出,他們的情誼,大通人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大通縣交警支隊每日兩趟從西寧調運試劑、配套耗材等方艙檢測車所需物資;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和三家縣級醫院全力為蘭州醫療隊提供各類消毒和防護用品;后勤保障人員每日守在方艙停靠點,隨時保證他們所需。
截至5月17日,蘭州方艙檢測車累計協助大通完成核酸檢測242772人次,所有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正如史危安所言:“我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快速控制疫情,讓大通人民的生產生活盡快恢復正常。”
青海甘肅一衣帶水、血脈相連,兄弟親鄰鼎力相助、并肩作戰!這份雪中送炭的深情厚誼將在一城山水間留存,它所凝聚起的力量將無堅不摧,青海必將很快“疫”過天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