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月5日晚,祁連山國家公園首部大型生態紀錄片《黑頸鶴成長日記》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該片獲得業內外人士的廣泛好評。
《黑頸鶴成長日記》紀錄片是我省第一部由本土攝影師獨立創作,完整記錄以棲息生存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海子濕地的一個黑頸鶴家庭的生活狀況,真實展現了雄鶴“高山”和雌鶴“夏雨”夫婦以及它們的兩個孩子“小雪”和“小雨”的成長故事,全片時長約50分鐘。
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鮑永清說,《黑頸鶴成長日記》是由青海本土攝影師張景元拍攝完成的。紀錄片的播出不僅是作品本身的價值,更是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向好的一次大展示,這是青海攝影界大家庭的一份榮耀和自豪。
攝影師郝景芳說,這是一部優秀的青海生態紀錄片,攝影師與片中記錄的黑頸鶴一家建立了“親子般”的感情,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深深觸動觀眾的內心。
“該紀錄片拍攝手法和敘事風格大膽創新,以獨特的視角記錄黑頸鶴一家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濕地,從春遷、繁殖、育雛再到秋遷整個棲息和成長的過程。鏡頭下的這個小家庭既傳遞了野生黑頸鶴生長的全過程,更傳遞了祁連山國家公園乃至大美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成效,我們要齊心協力守護好祁連山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服務保障中心工程師李全亮說。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服務保障中心技術員趙文晶說,這部紀錄片傳遞的信息除了故事本身,還有觀者在觀看過程中產生的情感共鳴:萬物皆有靈性。希望通過該紀錄片的播出,有更多人參與到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祁連山生態環境的行動當中。
“看了《黑頸鶴成長日記》紀錄片后感觸很深,以前總覺得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擁有最為豐富和深厚的情感,可是看了這部紀錄片后才意識到,動物之間肢體、眼神的情感交流也是真摯的、感人的,每一幅畫面都訴說著愛情、親情的唯美和深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服務保障中心工作人員楊潔說。
關鍵詞: 成長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