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王瑞欣 報道)楊柳依依,漫天飛花既是美景,也是煩惱。楊絮、柳絮治理從未間斷,成效如何?不妨走上街頭看一看。
一看:街頭“飛花”明顯下降
一年一度的飛絮,總是跟著春夏美景如期而至,楊柳絮如漫天飛雪,人們一出門就撲得滿臉都是,易敏感人群更是為此煩惱不已。作為城市綠化的“先鋒樹”,西寧城區內的楊樹、柳樹確實功不可沒。“目前我們城區大部分的綠化量還是靠楊樹、柳樹、榆樹提升的,可以說在城區綠化上,這些樹種功不可沒。”西寧市林業和草原局城綠科科長陳麗霞告訴記者,由于楊樹和柳樹都屬于楊柳科,雌雄異株,產生的飛絮其實是雌樹的種子和衍生物,這屬于植物的自然生理現象,不可避免。
但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在持續治理下,城區“飛花”有了明顯改善。“每年的楊絮、柳絮確實給人帶來了不少困擾,容易過敏不說,引發的安全隱患也同樣不容忽視。但這兩年走上街頭,感覺飛絮明顯減少。”市民鄭女士有感而發。麒麟灣公園內,近千株柳樹繪就了這里綠意盎然的底色。以柳為特色,自然每年也會深受飛絮困擾。市民逛公園時幾乎睜不開眼,地上滾的,空中飄的,水上浮的,全是白花花的柳絮,曾是這里的真實寫照。現在呢?賞景時節,如果在公園里逛一圈,會發現雖有飛絮,卻遠沒到成災的程度。
二看:治理有效綠意不減
“市民有呼聲,我們就要有行動。”隨著城市綠化品質的不斷提升,治理楊、柳飛絮直接關乎著市民幸福感的提升。近年來,西寧市多部門協同“作戰”,積極探索治“絮”之路,從嫁接手術到高壓炮霧車,從疏枝剪修到“針劑治療”,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也應運而生。“飛絮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更是一場持久戰,通過與多部門的協同作戰,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自2019年起,我們就通過為城區主要街道、公園綠地、背街小巷的楊樹、柳樹采取注射針劑的方法治理飛絮。”西寧市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讓城市綠起來,固然是園林綠化部門一以貫之的使命,然而綠化的終極目的,是讓市民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從這個角度來說,飛絮擾民著實是個大問題。除了針劑治療,以新樹種作為替換成為了不少市民為解決此問題開出的“良方”,但這樣的舉措到底可行嗎?記者通過采訪市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替換樹種看似一勞永逸,但并不可行,原因是西寧地處高原,氣候、土壤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植物的生長,而楊樹、柳樹由于其適應性強,所以在剛開始建市的時候就作為城市綠化樹種被廣泛使用。如果現在要全部替換,那西寧市的綠量會下降,在替換樹種的選取上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為了減少飛絮對市民造成的影響,近幾年西寧市也在不斷探索,并取得了新突破。引進適生的新品種樹木栽植街頭,在增加美化度的同時也改善了環境,同時,及時將城區老化的楊樹、柳樹更換為國槐等樹種,這些舉措都對治理飛絮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