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隨著全省野生動物保護收容救護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更加規范,以及群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近10年來,全省各地累計救護野生動物50種1000余只。
近年來,我省通過森林草原保護修復,為野生動植物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對維護生態安全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基礎保障。通過整合優化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大力實施國家公園建設,在保護我省重要生態系統和維護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重要保障。目前,全省85%的野生動物棲息地納入自然保護地管理,野生動物棲息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
我省林草部門一直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從出臺有關森林、草原、濕地、野生動植物、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到開展專項行動打擊非法交易;從推動雪豹、藏羚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到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從提高全省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存水平,到首次將保險機制引入野生動物致害賠償……近年來,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取得顯著成效,為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強大動力。
目前,全省普氏原羚數量由原來的不足300只增加到現在的2800只、藏羚數量增加到7萬余只,雪豹遍及全省兩市六州。其中,雪豹、高山兀鷲、禿鷲等人工繁育方面取得國內領先水平。通過實施野生動植物遷地保護、野外瀕危物種拯救等工程,就地與遷地保護有效互補,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逐步完善。
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全省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605種,無脊椎動物蝶類18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7種,二級保護動物105種,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分布有全國特有的本土物種,保護價值和意義巨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關鍵詞: 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