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月10日,記者從西寧市城東區民政局了解到,城東區探索特色養老服務模式,努力打造養老服務對象全覆蓋、養老政策用到位、養老服務送上門的惠民“服務網”,為轄區老年人打造高效、便捷的養老新生態,增進民生福祉。
(資料圖片)
為了讓老年人享受更優質的服務,城東區積極推進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服務社會支持體系,向老年人提供以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為主要內容的就近便捷服務。結合“物質+服務”社會救助改革試點工作,鏈接社會組織資源,將日間照料中心打造成為“老年人暖心服務預約站”,推進養老服務組合化、多元化、精準化。開展“老年人心理課堂”“趣味健身活動”“快樂的節日”等活動,推動養老服務從“單一服務”向“多維服務”轉變,滿足老年人依托社區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有效推動養老服務全覆蓋,從服務覆蓋面、服務層次、服務針對性上取得新突破。
同時,不斷推進愛老幸福食堂及助餐點建設,充分利用轄區單位、小區物業、黨員活動室及日間照料中心,合理設置調整,縮小服務半徑,織密服務網絡。將轄區口碑好、服務優的餐飲企業作為助餐點,引進“康福居媽媽做”工坊、“東關阿娘”玫瑰花卷等品牌,拓展老年人就餐渠道。
城東區還根據轄區400名中、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需求和居住空間條件,開展適老化改造,配置康復器具、輔助設備,開展醫療、護理、康復及電子信息錄入等服務,打通老年人居家照護服務“最后一公里”。建立“老年人健康幸福包”,通過與60歲以上四類老人及80歲以上社會老人簽訂協議,開展老年醫療、護理、康復等服務,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