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月2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青海這十年”黃南藏族自治州專場新聞發布會,黃南州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十年來的發展情況。
落實1.02萬個生態保護公益性崗位
(資料圖)
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等重點工程,累計完成國土綠化335.3萬畝、重點草原建設169.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19.22%提升到2021年的29.43%。
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9.6%,高于2012年22.9個百分點,黃河出境斷面水質長期保持在Ⅱ類。全面實行“河湖長制”“林草長制”,累計落實生態保護公益性崗位1.02萬個,發放生態獎補資金32.8億元,創建了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兩山理念”實踐創新基地等一大批生態文明建設樣板,黃南州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成為全省首個獲此殊榮的自治州。
4.2萬人從事文旅行業
2021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992元,是2012年的2.4倍。
州級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示范園區加快建設,成功創建澤庫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43個有機產品、47個綠色食品、19個地標農產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體系基本建立,黃南州被列為全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先行示范州。
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正式獲批。創建同仁、尖扎、澤庫3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同仁市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扎實推進,新增國家3A級景區7個,青海·熱貢文化旅游節品牌全面打響,全州文化旅游經營主體達到594家、從業人員達到4.2萬人,文化旅游業真正成為富民強州的新興朝陽產業。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到41.57%
同仁成功撤縣設市,建設美麗城鎮11個、特色小鎮2個,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2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28.5%提升到2021年的41.57%。
全力推進鄉村建設,建設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20個、高原美麗鄉村192個、鄉村振興試點村36個,實施國家級傳統村落保護項目29個,完成261個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建成農牧戶衛生廁所1.73萬座,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
14.8萬人受益于保障性住房建設
累計投入扶貧資金近90億元、落實對口援助資金12.1億元,全力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全州4個貧困市(縣)整體脫貧摘帽、10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累計減貧5.01萬人。
累計新增就業1.87萬人,勞動力轉移就業31.2萬人次。醫共體建設和遠程診療系統實現全覆蓋,新改建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250個,全州衛生醫療機構達到467家、床位達到1498張,比2012年分別增加116家和544張。
累計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和棚戶區改造1.08萬套,實施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危舊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3.86萬戶,受益群眾14.8萬人。
關鍵詞: 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