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清晨起來,能安心地給母親做頓早飯,帶著母親到戶外曬會兒太陽……聊起眼前的生活,西寧市湟中區土門關鄉海子溝村生態管護員解玉海滿是感動。解玉海說,他能有今天的安穩生活,全靠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用真情回報黨的恩情 6月,青山環抱中的海子溝新村房屋錯落有致,生機勃勃。放眼望去,滿眼是綠油油的景象。見到解玉海時,他開著三輪車剛從鄰村宣傳護林政策回來。進入家門,還沒來得及脫衣服,解玉海急忙把一杯熱水端到母親面前。 解玉海的母親八十多歲了,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清晨出門巡山時,解玉海便把母親安頓好。解玉海說,村里知道他的難處,為他安排的巡山區域就在家附近,這樣他既能把巡山的工作做好,也能把母親照顧好。 解玉海年輕的時候,哥嫂相繼去世,他把剛出生不久的侄子接回家里撫養。由于父母年邁,加之侄子還小,他沒能找到另一半,但他無怨無悔。 解玉海說,家里有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誰也不愿意把女兒嫁給他。但他并沒有因此而灰心,他覺得給母親養老送終,把侄子撫養成人,是一個男人應盡的責任。 7年前,解玉海的母親在菜園擇菜時不慎摔倒,右腿骨折。后來,病情惡化,導致下半身癱瘓,身邊離不開人,生活起居都需要他照料。 由于母親生活無法自理,解玉海被牢牢“拴”在了母親身邊。一日三餐、按時喂藥、及時擦洗身體……每一件事都不敢怠慢,根本顧不上外出打工掙錢。然而,母親治病用藥、侄子上學、家庭日常花銷都離不開一個“錢”字。 解玉海的難處,海子溝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看在眼里,在湟中區林業和草原局、土門關鄉政府的幫助下,解玉海成為一名生態管護員,每月有固定的收入。 對解玉海來說,擔任生態管護員無疑是一份好工作,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解玉海是個有責任心的人,他時常對別人說,他會干好本職工作,絕不辜負黨和政府的恩情和鄉親們的一片好心。 用汗水澆灌希望 解玉海很珍惜這份工作,他將守護家鄉的綠水青山視為自己畢生的追求。9年來,他每天按時上山巡護,排查各種安全隱患,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在他的管護范圍內,未發生過一起火災事故和違法案件。 每天,一壺熬茶和幾塊饃饃就是解玉海和母親的早飯。吃完早飯,解玉海便前往巡山的區域。崎嶇盤旋的山路,見證著他無言的付出,也滲透著他勤勞的汗水。解玉海說,一起管護的村民得知他家的困難,盡量讓他早點回去照顧母親。 每次巡山,短則四五公里,長則七八公里,大部分路段要靠腳力行走。由于山路崎嶇加上植被茂密,一個來回要兩三個小時。有一次天氣晴好,解玉海帶著母親到巡山區域。車開到半路不料車胎爆了。他將母親臨時托付給同事,自己下山找補胎的工具。那天雖然回家比較晚,但看到同事們幫他照顧母親,他心里很溫暖。 對解玉海而言,最怕寒冷的冬日。到了冬天,擔心出門帶上母親受凍,他給母親穿上厚衣服,車上也鋪了厚被褥。解玉海的顧慮多余了,其他生態管護員得知情況后主動替他值班,那段時間他很少帶著母親去巡護。 “冬春季是一年中管護任務最忙的季節,要清理易燃物,盤查可疑人員,預防火災事故發生。”解玉海說,他守護的山林一帶植物資源密集,尤其是冬天降水量稀少,給整個管護工作帶來極大考驗。看到大家工作都很辛苦,解玉海也坐不住了,他把在外面跑快遞的侄子叫回家照看母親,自己駐守在林區,守護林區的安全。 每年除夕,都是解玉海和同事一年當中最辛苦的一天。那一天,他帶著防火設備和干糧早早趕到山區巡護,徹夜蹲守到天亮。 夏天天氣暖和了,解玉海會帶上母親進村入戶宣傳政策,耐心勸說個別村民不要將牲畜放到山里。近年來,隨著村民生態環保意識的提高和管護員長期的宣傳,解玉海管護的林區沒有出現過盜伐盜獵和牛羊入山的現象。 在生態管護員和村民的齊心保護下,湟中區土門關鄉一帶的樹木長勢一年比一年好。站在山頂,看著腳下的大山綠樹成林,解玉海笑了。 用心守護家鄉的山林 在解玉海守護的上中嶺,野生動物隨處可見。不遠處的樹林下,一只環頸雉看到有人靠近,拍打著翅膀飛向遠處。 “環頸雉到處可見,野兔、野狐也回來了,寂靜的林區又變得熱鬧了。”解玉海說,現在巡護途中經常能看見野生動物。 每當看到野生動物歡快地跑進林區,解玉海都特別開心。解玉海說,林區是野生動物的家園,保護它們的安全,是每一名管護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巡山艱辛,但每每看到成群的環頸雉、野兔,聽到清脆的鳥鳴聲,一天的勞累也消散了。 “我們小時候,山上光禿禿的,滿山滿洼到處是牲畜,山上的草根都被吃掉了。現在好太多了,這山上云杉、檸條、金露梅、銀露梅都長起來了,一到夏天,滿眼都是綠色。作為生態管護員,站在山上看著如畫的風景,心里很有成就感……”對家鄉近幾年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解玉海感觸頗深。 生態環境的變化,讓解玉海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堅定了生活的信心。由于解玉海工作成績突出,2021年6月,他被轉為公益管護員,工資由之前的每月800元上調至每月1800元。“我要繼續干下去,好好守護家鄉的每一片綠色……”解玉海說。 擔任生態管護員后,解玉海一家的生活發生了變化,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解玉海說,現在他每月有穩定的工資,家里的日常開支能得到保證。得益于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解玉海一家從大山溝搬到寬敞的公路邊上,政府還給他安排了管護員的工作,解決了后顧之憂。有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解玉海干勁更足了,他說余生一定要把母親照顧好,把巡山工作干好,不辜負大家的一片好心。 純樸又實在,就是解玉海,一名普普通通的生態管護員。 解玉海只是眾多生態管護員中的一員,他雖沒有驚人壯舉,卻離山林最近,家鄉的每一棵樹、每一片葉都記錄著他的艱辛。因為有一個個“解玉海”的守護,土門關鄉的生態環境才會一步步變好。如今,土門關鄉的森林覆蓋率已達44%,排名位居湟中區前列。【資料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