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王瑞欣 報道)近日,按照國家文物局統一安排,在青海省文物局統籌下,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同啟動了長江流域(青海段)文物資源專項調查,調查中新發現各類遺存10余處。
據悉,通過此次專項調查將進一步摸清我省長江流域主線和支線內文物資源家底,厘清長江流域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遺產資源,闡釋重要文物資源的價值,為我省大力傳承弘揚長江文化、推動優秀歷史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與此次調查工作的相關專業人員告訴記者,專項調查隊利用一個多月時間,集中開展了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曲麻萊縣、稱多縣境內文物調查,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田野調查工作。在文物調查缺環工作的長江源頭地區、高海拔地區,采取實地踏查方式,盡可能詳細了解區域內文物資源分布狀況;在文物資源分布相對明確的農牧結合的通天河區域,通過專項調查方式,最大程度深化區域內文化遺存內涵,全方位了解長江流域(青海段)文物資源特征。通過調查,豐富了曲麻萊縣境內細石器、巖畫、古墓葬等遺存,新發現各類遺存10余處。在玉樹市、稱多縣對古城、洞穴、遺址、巖畫、墓葬(石棺葬、石堆墓)、古塔等50處遺存進行了專項調查,采集了大量測年和人骨標本,為我省下一步發掘、保護、傳承、利用長江流域文物資源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