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該縣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立足“大黨建”格局,統領鄉村振興全盤,根據循化實際,雕琢“小而精”的鄉村產業,不斷加快建設黃河上游丹山碧水、濃郁風情、產業鮮明、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循化。
在循化縣清水鄉,全鄉通過“固定黨日”“三會一課”帶領黨員主動學習黨章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切實提高村黨組織班子成員駕馭全局、與上級溝通、基層組織服務等六種工作能力,以過硬的素質推動村內各項工作落實。清水鄉各村黨支部立足村內資源稟賦,緊緊圍繞畜牧業、種植業、農家院、“清水灣經濟”等產業,傾力打造“黨建+產業”發展品牌,呈現出黨建鏈、產業鏈、利益鏈“三鏈融合”促發展的良好局面。
黃河流經循化,在清水鄉變得格外美麗
清水鄉下莊村村民在菜地進行田間管理清水鄉下灘村有一塊荒灘,堆滿亂石與垃圾。循化縣委主要領導多次帶領有關部門深入下灘村現場辦公,平整土地、清理垃圾,并建起了亭子與木棧道,種上了鮮花與綠草,一座“九曲黃河第一灣”主題生態公園躍然出爐,成為黃河清水灣一處新景點。清清黃河水,浩浩蕩蕩流。下灘村黨支部向有關部門申請旅游扶貧資金,在生態公園不遠處,建起一座農家院,對外承包給有經驗的經營者,年收益13萬元。經營者韓哈三說,這處農家院地理位置優越,加上菜品質量較好,所以經常爆滿。
循化縣有著悠久的線辣椒、花椒、核桃種植歷史。下灘村村民利用自家庭院種植特色作物和果樹,并在公路上擺攤販賣。村黨支部察覺到公路擺攤的安全隱患后,立即著手解決這一問題,支部聯動農戶,統籌規劃沿街600多平方米的安全區域,建成27個農產品展銷柜,化解了安全隱患和環境臟亂難題。村黨支部書記韓偉說,支部積極利用“群眾說事、支部領事、走訪問事、為民辦事、民主監事”五事工作法,凝聚村委會、紅白理事會、團委、婦聯合力,在美麗鄉村、移風易俗、志愿服務等方面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解決了人民群眾一批難題,提升了大家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成為全縣富美鄉村的樣板。
循化縣花椒種植歷史悠久
清水鄉下莊村474戶農民只有耕地180畝,全村以拉面經濟、種植線辣椒和花椒為主要產業。村黨支部發揮黨建優勢,帶動和鼓勵村民做優做精特色種植和鄉村旅游服務業,不斷完善“支部+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持續帶動群眾增收。村黨支部書記韓乙四夫說,全村整合利用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資金,利用清水灣“英雄救英雄”故事和韓熱者布老人見義勇為事跡等優勢資源,修建清水鄉英雄灣廣場,讓村民在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掘金”。
鄉村振興,不怕產業規模小,就怕沒特色。循化縣不斷激發基層黨支部內生動力,把一個又一個小產業做強做精,以“小而精”贏得產業興旺、村民致富、鄉村振興,讓人民群眾共享黨建成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