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南區實施社區基層黨組織區域化、職業化、多元化、精細化、常態化“五化”建設,著力構建黨組織有效引領、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做強“大黨建”,推進組織區域化,讓治理體系“強起來”。該區以推行區域化大黨建為切入點,建立“一核兩網三雙向”組織體系。“一核”,即以黨組織建設為核心,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增強黨組織核心引領力。“兩網”,即建立網格片區和網絡微信群。搭建“社區、小區、樓棟、樓門”四級網格框架。同步建立四級網絡微信群,把居民群眾全覆蓋納入,使信息第一時間傳達、收集、反饋。“三雙向”,即統籌81個駐區單位與社區雙向報到、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目前,組建“大黨委”23個,129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形成社區治理服務強大合力。
實施“全科通”,推進隊伍職業化,讓治理能力“提起來”。該區探索社區工作者“全科通”工作機制,推動社區干部“一專多能、一人在崗、事項通辦”。通過周末大講堂、輪崗鍛煉等方式提升素質能力,組織社區工作者考取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制定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建立考勤、請銷假等日常管理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實現社區工作者進入有通道、履職有目標、考評有標準、待遇有保障、退出有依據。制定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實施細則,落實了職業津貼、體檢和“五險一金”等福利待遇。
織密“睦鄰網”,推進治理多元化,讓治理力量“聚起來”。該區以街道“睦鄰黨建”為引領,推動社區治理重心下移,建立“三大治理體系”。“四有四全”體系。在社區普遍做到天上有網(公共視頻系統)、地下有格(社區網格)、樓棟有長、吹哨有應的治理體系;“四治聯動”體系。探索構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四級聯動治理體系,研發了“街居小程序”,月均處置問題1240件;黨群共治體系。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樓門長、社團組織“多方共治”體系,打造“孫叔議事幫幫團”等一批“睦鄰”品牌。
搭建“連心橋”,推進服務精細化,讓治理效果“亮起來”。以服務人性化、便捷化為抓手,構建“五有六進”全維度服務體系。“五有”,即構建“民需有人問、民事有人管、民困有人幫、民憂有人解、民怨有人紓”民情服務處理機制。“六進”,即開展“愛心幫扶、美化環境、和諧新風、誠信平安、娛樂活動、法制宣傳”六進社區活動。
打好“組合拳”,推進保障常態化,讓治理功能“實起來”。該區實施三項行動,把強化保障作為夯實城市基層黨建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先鋒亮績行動。實施“黨員分類、積分管理、星級評定”的特色管理辦法,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的骨干作用;保障強基行動。區財政按照每年每個社區10萬元工作經費、20萬元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的標準納入年度預算,解決社區資金匱乏問題;陣地提標行動。按照“四區一站”標準,高標準打造黨群服務中心。(通訊員高俊鎖 記者馮立華)